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道头知尾[ dào tóu zhī wěi ]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道微德薄[ dào wēi dé báo ]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道无拾遗[ dào wú shí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西说东[ dào xī shuō dōng ]
指乱加谈论。
道学先生[ dào xué xiān shēng ]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道义之交[ dào yì zhī jiāo ]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道远日暮[ dào yuàn rì mù ]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 dào yuǎn zhī jì ]
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道在人为[ dào zài rén wéi ]
犹言事在人为。
道在屎溺[ dào zài shǐ nì ]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得薄能鲜[ dé bó néng xiān ]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得不补失[ dé bù bǔ shī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得不偿丧[ dé bù cháng sàng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
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得步进步[ dé bù jìn bù ]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得尺得寸[ dé chǐ dé cùn ]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寸得尺[ dé cùn dé chǐ ]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得寸进尺[ dé cùn jìn chǐ ]
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得寸则寸[ dé cùn zé cùn ]
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道多助[ dé dào duō zhù ]
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
坚 持正义,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就必然陷于孤立。《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而复失[ dé ér fù shī ]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
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
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马生灾[ dé mǎ shēng zāi ]
指因福而得祸。
得马失马[ dé mǎ shī mǎ ]
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得马折足[ dé mǎ shé zú ]
指因福而得祸。
得其三昧[ dé qí sān mèi ]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得其所哉[ dé qí suǒ zāi ]
指得到适宜的处所。也用来指安排得当,称心满意。
得饶人处且饶人[ 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 ]
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得人死力[ dé rén sǐ lì ]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