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实获我心[ shí huò wǒ xīn ]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
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心实意[ shí xīn shí yì ]
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实与有力[ shí yù yǒu lì ]
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实至名归[ shí zhì míng guī ]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拾陈蹈故[ shí chén dǎo gù ]
因袭陈词滥调。
拾带重还[ shí dài zhòng huán ]
比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拾掇无遗[ shí duō wú yí ]
拾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遗留。拾掇:采检,拾取。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
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拾人涕唾[ shí rén tì tuò ]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拾人唾涕[ shí rén tuò tì ]
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同“拾人涕唾”。
拾人唾余[ shí rén tuò yú ]
比喻自己没有创同,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见“拾人涕唾”。
拾人牙慧[ shí rén yá huì ]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牙慧即牙后慧,意即蹈袭别人的言论。
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
弥补疏漏或失误。
食案方丈[ shí àn fāng zhàng ]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shí bì fāng zhàng ]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辨劳薪[ shí biàn láo xīn ]
形容见识卓越。
食不充肠[ shí bù chōng cháng ]
见“食不充饥”。
食不充饥[ shí bù chōng jī ]
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不充口[ shí bù chōng kǒu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餬口”。
食不二味[ shí bù èr wèi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甘味[ shí bù gān wèi ]
吃饭没有滋味。形容身体不好或心中忧虑。
食不果腹[ shí bù guǒ fù ]
果:充实。不果腹:吃不饱肚子。食:吃。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不餬口[ shí bù hú kǒu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食不遑味[ shí bù huáng wèi ]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兼肉[ shí bù jiān ròu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食不兼味[ shí bù jiān wèi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累味[ shí bù lèi wèi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求甘[ shí bù qiú gān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食不暇饱[ shí bù xiá bǎo ]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食不下咽[ shí bù xià yàn ]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食不知味[ shí bù zhī wèi ]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