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食不终味[ shí bù zhōng wèi ]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重肉[ shí bù chóng ròu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食不重味[ shí bù chóng wèi ]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食箪浆壶[ shí dān jiāng hú ]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
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食方于前[ shí fāng yú qián ]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甘寝安[ shí gān qǐn ān ]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同“食甘寝宁”。
食甘寝宁[ shí gān qǐn níng ]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
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
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食古如鲠[ shí gǔ rú gěng ]
犹言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食藿悬鹑[ shí huò xuán chún ]
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食饥息劳[ shí jī xī láo ]
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食马留肝[ shí mǎ liú gān ]
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食毛践土[ shí máo jiàn tǔ ]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践: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食前方丈[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食亲财黑[ shí qīn cái hēi ]
指人贪财自私,爱占便宜。
食日万钱[ shí rì wàn qián ]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食肉寝皮[ shí ròu qǐn pí ]
吃他的肉,剥他的皮做卧具。形容仇恨极深或除恶务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指齐之殖绰和郭最)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食少事烦[ shí shǎo shì fán ]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食少事繁[ shí shǎo shì fán ]
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同“食少事烦”。
食生不化[ shí shēng bù huà ]
指生吞活剥,不善灵活运用。
食宿相兼[ shí sù xiāng jiān ]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食荼卧棘[ shí tú wò jí ]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食为民天[ shí wéi mín tiān ]
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食味方丈[ shí wèi fāng zhàng ]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载,有一次鲁哀公请吃饭,席间大夫孟武伯故意对哀公的宠臣郭重说:“你怎么长得这样胖啊?” 因为孟武伯屡次不履行诺言,哀公便借机讥刺他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意思是说,经常吃下自己的诺言,怎么能不胖?后用“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食鱼遇鲭[ shí yú yù qīng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食玉炊桂[ shí yù chuī guì ]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食指大动[ shí zhǐ dà dòng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食子徇君[ shí zǐ xùn jūn ]
谓吃自己儿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食租衣税[ shí zū yī shuì ]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史无前例[ shǐ wú qián lì ]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形容有极其伟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