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塘里行船
- 船头上跑步
- 崇祯爷殡天
- 推小车捡搭裢
- 菱角装在麻代里
- 麻雀子落在粗糠里
- 秤钩打钉
- 骨头里熬油
- 荷叶包圆钉
- 蚂蚁爬进筲箕
- 往死胡同里钻
- 河滩坪里的光子岩
- 竹篙打水
- 阴沟里的篾片
- 死了太夫
- 布袋里装钉子
- 乌龟扒门槛
- 井里行船
- 马槽安盖子
- 子午卯酉
- 扁担上睡觉
- 苦海无边
- 棺材头上放爆竹
- 道士吹海螺
- 骑驴瞧帐本
- 骑着毛驴看唱本
- 坐汔车看风景
- 杨六郎赦了杨宗保
- 灯蕊吊颈
- 皮箩里洗虾子
- 坟头上耍大刀
- 躺着说话
- 琉璃碗里擂胡椒
- 麻雀进了瞎猫口
- 鸡婆跳进火灶
- 吕太后的筵席
- 小刀哄孩子
- 刀口舔糖
- 剃头的挖耳朵
- 现钱不抓
- 田坎上栽竽头
- 霜降后的蚂蚱
- 断了脚的螃蟹
- 雪菩萨烤火
- 黄鼠狼钻灶火
- 黄瓜掉在粪堆里
- 黄瓜篷抽了竹了
- 鸭子吃田螺
- 破风稳
- 秋后的马蜂
- 肥皂泡遇风
- 厕所里放火
- 茅厕里开铺
- 石头生病
- 东洋狼碰上海豹子
- 半身躺在棺材里
- 黄瓜拉秧
- 泄了气的皮球
- 医生摆手
- 甘蔗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