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铁耙子搔痒痒
- 梦里吃西瓜
- 狮子肚里掏心肺
- 庄稼汉招驸马
- 给哑子哑婆说亲
- 乡下人背篓子
- 顶了鸡蛋翻跟头
- 忤逆子哭爹妈
- 打赤脚过刺蓬
- 玻璃瓶当暖壶
- 秃舌子老婆
- 做砖的模子,插刀的鞘
- 小炉匠的家当
- 肩头上生疮
- 夜半歌声
- 贾宝玉游魂
- 两个屎壳郎打架
- 干旱的庄稼
- 卖芽菜的不带秤
- 烂土豆
- 脚绑石头走路
- 萤火虫飞眼前
- 老寿星吃砒霜
- 騎馬Ku4棍哩,釘屐鑽眼哩
- 放鸭伢睡早床
- 甘寒
- 南瓜生啦甏里
- 嗓子里挂铜锣
- 砂糖蘸蜂蜜
- 药店里的抹布
- 屋檐滴水
- 探囊取物
- 佛手瓜
- 龙王爷死了
- 典田卖地
- 屎壳郎搽胭脂
- 船上人上岸
- 老歪脖子树
- 娘娘宫的娃娃
- 跟着英雄学好样
- 隔年的黄历
- 闺女做外婆
- 造屋请仔箍桶匠
- 小虫落在醋盘里
- 腊肉下油面
- 大木料劈做筷子
- 炼钢炉里吹出的风
- 大年三十年看皇历
- 燕窝不好吃
- 额头上抹肥皂
- 两子爷食酒
- 粪桶改了桶
- 烙饼卷手指头
- 吹火筒子当眼镜
- 自己说话听不见
- 芝麻里格黄豆
- 青蛙配对儿
- 属水萝卜的
- 碓头捣碓窑
- 扁担做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