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乱嚼牙茬子
- 割韭菜用镰刀
- 西门庆列球头勒
- 戴穿了的帽子
- 没牙的老太吃蚕豆
- 账房的算盘
- 稻柴绳做裤子带
- 草帽烂了边边
- 利刀切西瓜
- 当胸口打金针
- 凤凰姑娘入灯楼
- 裤裆里面拴线
- 乍入芦圩
- 寿星老遇上五方道神
- 先生节脉
- 师姑堂里郎尿布
- 虾米进油锅
- 屎壳郎的亲家
- 狐狸精捧笙
- 关公面前舞大刀,鲁班面前弄大斧
- 朝粪坑里扔石头
- 好了病打大夫
- 袖筒里搁棒槌
- 玻璃缸柜里圈麻雀
- 木脑壳丢面子
- 气象台的风动仪
- 脑壳上生疮,脚板心流脓
- 麻雀啄鸡蛋
- 下大雨站到当院里
- 摸稳石头过江
- 大火烧了凉冰窖
- 戴着眼镜买车轴
- 扁担围腰
- 送君千里
- 刚下轿的新媳妇
- 断了把的茶壶
- 灯草撑屋梁
- 澡堂里的毛巾
- 顺着竹筒往外看
- 背斗抬老爷
- 吹火筒跌下井
- 卖瓜子儿开箱子打嚏喷
- 冬瓜缠在茄盆里
- 王八的肚子
- 牛皮做鞋
- 腚上绑扫帚
- 屎坑浪搭凉棚
- 牛皮当布卖
- 癞蛤蟆梦吃天鹅肉
- 戏班里胡子
- 吊死鬼告状
- 小孩吃瓜子
- 泥菩萨遇河
- 胡萝卜插墙上
- 手榴弹拉弦
- 火烧林投
- 土地佬洗澡
- 拿筷子吃饭
- 坛子里养乌龟
- 雪人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