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金銮殿上打滚
- 入篮是菜
- 土地爷扑蚂蚱
- 秋后的山药
- 戴礼帽穿草鞋
- 扁豆绕在竹竿上
- 撒了谷子拾稻草
- 麻将牌掉勒河里
- 菩萨不爱钱
- 蚂蚱口水
- 北京的传说
- 秤砣扔到钢板上
- 炒熟的青稞
- 口吹喇叭脚敲鼓
- 大粪上火车
- 脑壳上戴石臼
- 泥捏的猢狲
- 麻袋布绣花
- 大姑娘剪尿片
- 王伯和皮箭衣
- 结他无缐
- 蟹子过河
- 屎壳螂爬在书本上
- 舞台上的灯光
- 坛子抵门
- 鸭子下河洗嘴
- 泥鳅翻筋斗
- 敲钉转脚
- 煮熟栗子炒着吃
- 踩到了西瓜皮
- 铁锤砸鸡蛋
- 城外开米行
- 旗杆上吹号角
- 耍把式的玩刺猬
- 空箱里取物
- 烧焦的米饭
- 砂轮子磨刀
- 屎壳螂趴铁轨
- 隔皮袋买货
- 水壶里落馄饨
- 背锅跌跟头
- 芦苇扎进竹筒里
- 爆仗放勒屋顶上
- 磨子撞碓窝
- 叫花子拄个黒漆棍儿
- 潭枯寺的粥锅
- 抱鸡婆啄糠壳
- 张天师拨拉娘打
- 天安门的狮子
- 要饭不拿棍子
- 娶媳妇敲堂锣
- 蚂蚱戴眼镜
- 如来佛祖的雀儿
- 梁山上的兄弟
- 满肚直肠
- 王八走场院
- 叫花子的老婆坐月子
- 屋里打拳
- 海子里找针
- 扫茅坑的做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