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吕蒙正栽跟头
- 伏天的黄豆棵
- 炒咸菜放盐
- 溪水遇到拦路石
- 冷却了的钢锭
- 勤行地失火
- 窝瓜头踩一脚
- 指天吃饭
- 沿着牛车盘走路
- 韭菜包点心
- 黄河崖上看翻船
- 口渴喝盐卤
- 秤砣跌落水蒸气
- 左大襟
- 机车的头灯
- 南苑的鸭子
- 小青蛙爬到鏊子上
- 站在梁梁儿上看风景
- 心窝子插花
- 蝎子爬进砒霜粉
- 老头吃糖
- 黏窝窝掺黄连
- 裁缝师傅掉了剪刀
- 讨吃子嫖风
- 酱菜店的老板
- 刽子手的本领
- 黄鼠狼出洞
- 厨房里的灯笼
- 裱背店的蛀虫
- 鬓角插蒿子
- 屎克螂进獾窝
- 鹅蛋石砌墙脚
- 腰里掖着个扁担
- 属长生果的
- 风马车
- 黄鼠狼下豆杵子
- 受旱的瓜菜
- 黄鼠狼啃鸡毛
- 拿着香油果子蘸尿吃
- 笼屉上放邮包
- 隔山打斑鳩
- 墙上挂草撇子
- 临死挨刀子
- 衣裤里塞蒺藜
- 河南的蚂蚱
- 走道拣喇叭
- 裤裆里起火
- 打夯喊号子
- 叫化子不留隔夜粮
- 蛤蟆吃蝼蛄
- 贾家贾家
- 坟丘山上起灵芝草
- 黄杨木刻宝盒
- 瓦片煮稀饭
- 后背上长疮眼流脓
- 灶脚下弹棉花
- 巷口扛竹竿
- 蚰蜒吃百足
- 孙膑坐汽车
- 匍倒是鼓,仰转是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