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不请自来就坐
- 坛子里头栽花
- 吃了青皮核桃
- 穿孝衣拜天地
- 见火的蜡
- 木炭的磨子
- 幌花儿
- 惜薪司挡住路儿
- 眼眉毛长
- 腊月里卖镰把
- 屎壳郎背书褡子
- 豺狼露出笑脸
- 大肚皮走钢丝
- 说书的职业
- 阎王敲门
- 卷刃的钢刀
- 大虫窝里蒿草
- 鼻洼里打墒
- 狼戴佛珠
- 黄狼跑到磨道里
- 赵匡胤躺栏柜
- 蛤蟆爬到花椒树上咧
- 裁衣服少了两幅
- 挡风板板做锅盖
- 癞蛤蟆跳进秤盘里
- 刘海儿的金蟾垫香炉
- 食红柿配烧酒
- 屎壳郎掉进马槽里
- 温水泡茶叶
- 吃瓜子嗑出臭虫来
- 怕死又碰上送葬的
- 卖面壳的被抢了
- 蚂虾装进火筒子里
- 脚踩帽子头顶鞋
- 救济院里行刺
- 牛栏里拴牛
- 大肚老婆赶会
- 毒蜘蛛充毒
- 鬼怕恶人
- 搭的拨架上楼哩
- 魏二迷唱戏
- 后脑窝的毛
- 胡萝卜錾磨
- 望乡台上唱梆子腔
- 盆窑的老师傅
- 黄瓜藤子上上吊
- 小缸里抓王八
- 鸡蛋抹香油
- 爬海走路
- 花盆的屁股
- 天平上称人
- 煮熟的猪头
- 赵一曼的弟弟
- 摩托车拖坦克
- 戈壁滩上找清水
- 盐店里老板
- 稻草卷老头
- 老蚕
- 用小刀哄孩子
- 王八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