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瞎娘抱着秃娃娃亲
- 尼姑生小囡
- 姐儿俩吃苍蝇
- 秦香莲告状
- 围着叫花子逗乐
- 过了河的卒子
- 老鹰扯隔登子
- 筋骨弹琵琶
- 姑娘穿她奶奶的鞋
- 厕所里打手电
- 戴仔笠帽亲嘴
- 大旱天的甘霖
- 电线杆了穿胡同
- 盲人坐镇
- 叫化子杀猢狲
- 麻布包针
- 扁担冒得扎
- 山猫子进宅
- 大炮安刺刀
- 烂鼻孔菩萨闻烂肉
- 鬼画符
- 包文正的儿子
- 铜锣烂了
- 餐桌上放痰盂
- 蚂蟥过河
- 癞痢头格伲子
- 不拾柴禾不买煤
- 卯哥炖白菜
- 磨眼里装稀饭
- 屋檐挂马桶
- 睡梦里吃仙桃
- 花好月圆
- 癞子撑伞
- 花开四季
- 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
- 雪里送炭,雨中送伞
- 不恨绳短,只怨井深
- 凉牛栏里挂风扇
- 卖花人说花香,卖菜人说菜芳
- 呴包吹唢呐子
- 棉花房摘幌子
- 落雨天打麦
- 青桐木做扁担
- 戴着面具跳舞
- 乌龟吃了亮火虫
- 戏台上的喽罗兵
- 大伯子背着小婶子跑
- 雨地里摊煎饼
- 糖汁拉丝
- 铁锤打在石头上
- 麻布袋、草布袋
- 火神庙求雨
- 盲人吹喇叭
- 芥菜开花
- 乡下大妈头戴南瓜花
- 船家佬买犁头
- 山东宁吃麦粥
- 瓮里走了鳖
- 拿乌龟壳当脑瓜子剃
- 大姑娘衲屎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