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观音的朋友
- 丢下屠刀拜菩萨
- 嫩江放木排
- 阎王下命令
- 嘴吹唢呐脚打鼓
- 叫化子买米
- 结巴讲话
- 美人灯儿
- 天平上乱加砝码
- 敞了盖儿的汽油桶
- 乌龟爬石头
- 旱地行舟
- 屎壳郎围着大粪堆
- 结在树上的辣子
- 床扳缝缝夹屁股
- 麦秆做气筒
- 水盆里扎猛子
- 耳塞棉花,口贴封条
- 唐三拉娘
- 屎壳郎攻腚
- 电视连续剧
- 磨盘上摆钵头
- 豆芽长上天空
- 进水流河里
- 叫花子打算盘
- 雷公喝酒
- 石狮子沟子
- 隔江握手
- 黄鼠狼吃鹞鹰子
- 蚂蚓爬上簸箕
- 麻雀的肚子
- 着鞋卧人床
- 有奶就是娘
- 茶壶里泡豆芽
- 驼子翻跟斗
- 关门打叫花子
- 缸里掷骰子
- 顶只石臼做戏
- 棺材里打扮
- 花子头晒饭米
- 砖头
- 毛厮凼里游泳
- 哪吒再世
- 荷包里装钉子
- 裹脚的脚趾
- 灌铅的脑袋
- 屎克螂坐轮船
- 绞杆棒子钻石头
- 乡下人吃百合
- 口吃生辣椒
- 玉皇爷拜财神
- 半两面做煎饼
- 小偷拉电闸
- 张士贵打摩天岭
- 跑雨尿裤子
- 苍蝇戴豆壳
- 娘儿们生孩子
- 当丈母娘挤疙瘩
- 吕洞宾戏牡丹
- 打到雨伞戴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