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冰山上的甘蔗
- 种高粱出茄子
- 懒人干活路
- 笼子里斑鸠
- 自行车驮棺材
- 屎克螂掉在车道沟里
- 大网脚色
- 华佗的药丸
- 野鸡毛儿
- 观音菩萨的五脏一
- 火里埋山芋
- 开了水的锅
- 烂单子包珍珠
- 封神榜上有名
- 卖砂锅的摔货
- 半夜里发癔怔
- 扳不倒坐大车
- 姑娘穿姆妈地鞋子
- 秋天拉了架的瓜秧
- 晋文公退避三舍
- 阎王爷开旅馆
- 夜里过坟场吹口哨
- 摇车拐子打糍粑
- 路灯照明之地
- 铁匠当官
- 没牙佬吃豌豆
- 逆风救火
- 雷劈粪缸
- 幼稚园招生
- 有油添不到轴承上
- 满口金牙齿
- 黑老哇死了三年了
- 爷爷坟头上哭爹
- 锔碗的戴眼镜
- 冰山上雪莲
- 竹林里耍大刀
- 炒面捏个娃娃
- 小老婆当家
- 吃多了安眠药
- 树倒了
- 蚱蜢打喷嚏
- 坟前石碑
- 桃子掉在地上
- 筛子做锣
- 小孩子床上翻跟斗
- 鸭子走进秋田里
- 儿子结婚闺女出嫁
- 火塘边睡的猫
- 老麻雀吞针
- 北港庙的石壁
- 半道上拔气门芯儿
- 牙齿咬铁钉
- 汾河里头下面
- 漂白布落在油缸里
- 小孩耍菜刀
- 背后挂镜子
- 玻璃瓶里的蛤蟆
- 干手拎个湿猪头
- 茶食不叫茶食
- 耗子带连夹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