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双手插进染靛缸
- 担绳穿眼线
- 崩着牙吹笛
- 裤腰带扎脖子上
- 无仁的花生壳
- 苍蝇飞进瓶子里
- 寿星老的脑袋
- 城里人不识货
- 鹅蛋石下油锅
- 就地搓绳
- 破釜沉舟
- 黑铁墨榻
- 吃过中饭打更
- 花了眼的婆婆绣花
- 冰糖掉到蜜罐里
- 鸭吃辣椒
- 泥菩萨下水
- 榆木脑袋
- 楼猫屎
- 满头稻花子
- 毛坑的石头
- 关住门唱歌
- 孕妇难产
- 幼儿园里的乖娃娃
- 苏北人摇船
- 热锅插寒暑表
- 鼻脸哇里挂棒锤
- 鹿皮姑其子孙
- 蜘蛛拉线
- 阎罗王死忒家主婆
- 木头人挨锯
- 戈壁滩上的黄沙
- 山芋地里种豆角子
- 虱子吃崩牙豆
- 王母娘娘捶板石
- 送生娘娘摔褡子
- 做梦见恶鬼
- 黄肿佬放屁
- 菩萨开店
- 喝稀饭拿筷子
- 戴帽箍仔穿西装
- 黄柏汁里泡过的
- 初七说腊八
- 关门掩着个耗子
- 手掌里搁炭火
- 海边的鹭鸶
- 木头人锯树
- 耗子蹚在夹子上
- 病好打郎中
- 门缝里瞧
- 大腿浪出白毛
- 卖饭的
- 潘郎倒骑驴
- 草帽盖锅
- 老太婆吃蟹
- 侯耀华代言虚假广告
- 拿别人的屁股来做脸
- 旧社会的妇女
- 起航赶上了顺船风
- 冬瓜搭到茄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