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站着身子说话
- 肚皮里横了根门闩
- 孟姜女寻夫
- 暖水壶装开水
- 花轿里的新娘
- 灰色驴驮癞雕
- 放屁崩烂尿瓮
- 姥姥过生日
- 凉鞋掉了带
- 双黄鸡蛋
- 戏台上谢幕
- 马路上的电线杆
- 临死拿个花棒槌
- 卖布的掉了尺子
- 讨饭来到阎王殿
- 姐夫教小舅子
- 绅士拉胡子
- 屎克郎哭他妈
- 乘慢车来的
- 初六艾
- 纱布袋装锥子
- 河里王八爬上岸
- 悬崖上炸石头
- 监狱的通气孔
- 打了死结的扣
- 剃头的拿锥子
- 吃生萝卜的
- 老八子吃食
- 梁山入伙
- 老天爷拄拐棍
- 大仙堂的横匾
- 水瓢底挂帐
- 纸糊老鼠洞
- 秋天的云
- 正月十五观灯
- 陕西面条
- 关门放屁
- 拜佛进了玉皇阁
- 仨钱买头老叫驴
- 红线串灯草
- 石锤捣蒜臼
- 带着尿盆坐大堂
- 洞庭湖里卖桨桩
- 扁担挑油
- 癞蛤蟆撒尿
- 砸开核桃扔了皮
- 门背后地立死人
- 冬天抱火炉
- 郭呆子不认得欢团
- 蛙小声大
- 老太婆做寿衣
- 卖木偶被贼抢
- 顺坡放驴子
- 大年初一不上供
- 吃粽子蘸蒜泥
- 横着扁担推麦秸
- 婊子裆下点灯
- 小偷失恋
- 皮包骨头
- 新媳妇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