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见了大官叫舅爷
- 秃子头上戴花
- 王大郎玩野猫
- 耗子拿枪
- 茄子上结大椒
- 滂泥田里捏蒿莱,黄茅坡上捡田螺
- 大热天穿棉袄
- 柳条穿泥鳅
- 蹶屁股看天
- 海龙王问蛎
- 脚踩火箭
- 张果老撑铁船
- 小秃头割大麦
- 莲花并蒂
- 老妈妈吹火
- 灶王爷逃难
- 赶走东北狐
- 毛蓝口袋倒西瓜
- 躺在危墙根下睡觉
- 寨岭头骂知县
- 炕旮旯里拾老婆
- 泥巴捏的小人
- 地上捡起来的饼
- 前程远
- 石臼里的泥鳅
- 穿上了兔子鞋
- 水扁担打枣
- 锔了嘴的葫芦
- 油瓶打鼓
- 瘸子的脚
- 王华买爹
- 猫吃刺猬
- 交警打手势
- 箭穿大雁喉
- 荞麦面作槽子糕
- 砖坪县改名子
- 肖家坝的白菜
- 枣骨的解板
- 撂了棍棍打叫化
- 肥地长好谷
- 买三分钱鸭头
- 叫花子留照
- 家雀操老鹰
- 贼偷贼物
- 沙锅里推面饼
- 石头上安楔子
- 墨汁洗脸
- 雹子砸了棉花棵子
- 饭镬上炖蛋
- 癞子烂了脚
- 拾根鸡毛当令箭
- 吃了白糖吃冰糖
- 吊起来的冬瓜
- 年五更死驴
- 马勺的苍蝇
- 阎王嫁女儿
- 灶坑里劈柴禾
- 关门作揖
- 灶台上的盐罐
- 蜜蜂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