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帽盖子上绑辣子
- 屎壳郎掉进染缸里
- 棉花籽的眼窝
- 戴着眼镜找眼镜
- 状元没考上
- 小肚子上的疤拉
- 秋天的葵花
- 火盆底栽牡丹
- 庄稼汉看告示
- 生长果
- 天坑里冒烟
- 小偷掉粪坑
- 演员戴面具
- 夜过坟场自唱歌
- 毛自才背板凳
- 小虾剁馅子
- 大姑娘买乳罩
- 铁筒子当筲使唤
- 死了张屠户
- 日里游街走四方
- 刚扯帆就遇顶头风
- 老太婆掉跟头
- 鸭背上浇水
- 俩肩膀抬张嘴
- 蕃薯落灶
- 蒸馍馍盖笸篮
- 野鸭窝里抱家雀
- 中药店的揩桌布
- 麻雀队伍
- 喇叭掉到泥里
- 从门缝里看大街
- 穿钉鞋拄拐棍儿
- 鄢家湾的坡子
- 老鳖掉进缸里
- 鸡婆打摆子
- 篮球胆
- 妓女抱本《烈女传》
- 越剧团演员
- 大老爷开恩
- 走路尻屁股
- 红纸蒙灯笼
- 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 大树作椽子
- 叫化子请长工
- 缺嘴吃线粉
- 笼子里的八哥
- 猫扳倒饭甑
- 阎王唔着裤
- 屁股上绑扫帚
- 脑袋上撞个大包
- 秋后青蛙
- 枣树下站岗
- 荆柯献地图
- 卖门神的掉江里
- 弯镰打菜刀
- 芦席滚到垫上
- 傻子食薑母
- 纸做的琵琶
- 美国亚细亚公司的洋油
- 男人髂里拴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