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告猎[ gào liè ]
犹告讦。
告令[ gào lìng ]
犹命令。
告论[ gào lùn ]
谓向官府控告。论,论罪。
告麻[ gào má ]
宣读麻词。
告祢[ gào mí ]
谓祭告父庙或父之神主。
告密[ gào mì ]
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的私下言论或活动(多含贬义)。
告免[ gào miǎn ]
请求免罪。《四游记·湘子设筵和好》:“果老 乃引 洞宾 至 钟离、铁拐 之前,下拜请罪,众復为之告免。”徐懋庸《鸡肋》二:“你这次的罪是不小的,姑念多年有功,并且众官告免,这次便饶了你。”
告庙[ gào miào ]
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汉 班固《白虎通·巡狩》:“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 受(三矢)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辞 齐太公 庙讫,不宿於家。”清 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李建泰 出师西征,我家特奉朝命,以太牢告庙,此时何等烜赫。”
告缗[ gào mín ]
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
告命[ gào mìng ]
1.请命。《易·泰》:“﹝象曰﹞城復於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高亨 注:“邑人请命不要用兵。”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三国志·魏志·张臶传》:“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3.帝王的诏令。宋 苏轼《表忠观碑》:“独 吴越 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於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徽宗 曰:朕欲教习书法,告命使能者书之。”4.特指告身,授官之符。宋 岳飞《辞建节第四札》:“敢望圣慈察臣之愚,实非矫饰。所有告命见在 鄂州 军资库寄纳,伏乞特赐追还,以安愚分。”《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内外官闕,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告命,仍具举主姓名。”
告难[ gào nán ]
1.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南史·王准之传》:“承圣 末,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龕 告难於 清(王清),引兵援 龕。”清 徐芳《柳夫人小传》:“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2.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告匿[ gào nì ]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
告宁[ gào níng ]
1.报告动乱已平定。《左传·昭公二十年》:“卫侯 告寧於 齐。”2.古指官吏告假奔丧。宁,谓官吏亲丧,归家服丧。《后汉书·陈忠传》:“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则万世,诚不可改。”李贤 注引《前汉书音义》:“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凶曰寧。”
告聘[ gào pìn ]
行聘之前,祭告祖庙。《仪礼·聘礼》“厥明,宾朝服,释币于禰”唐 贾公彦 疏:“案:昭 元年,楚 公子 围 聘於 郑,云:‘布几筵于 庄 共 之庙而来。’服氏 云:庄,谓 楚庄王,围 之祖;共王,围 之父。是大夫并告羣庙者。彼不告聘,直告娶,故得并告。”
告乞[ gào qǐ ]
求乞。
告谴[ gào qiǎn ]
宣示谴责之意。
告请[ gào qǐng ]
1.申请;请求。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请托。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张文定(张方平)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3.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告罄[ gào qìng ]
宣告完了。多指东西用完或货物售空。罄(qìng):尽。
告求[ gào qiú ]
请求。
告饶[ gào ráo ]
认输;请求饶恕。
告扰[ gào rǎo ]
1.犹告发。2.客人受到款待,对主人表示感谢的话。
告赛[ gào sài ]
酬神之祭。
告丧[ gào sàng ]
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郑玄 注:“告,赴也。”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告善旌[ gào shàn jīng ]
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告舌[ gào shé ]
犹学舌。搬嘴。
告身[ gào shēn ]
古代授官的文凭。《北齐书·傅伏传》:“周 克 并州,遣 韦孝宽 与其子 世宽 来招 伏 ……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 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餘道,令其便宜补授。”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誥勅,即今文凭类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
告实[ gào shí ]
告知实情。
告示[ gào shi ]
旧指官府所张贴的布告。现有时也借指口头或文字通知。
告事[ gào shì ]
1.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2.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告首[ gào shǒu ]
告发。
告朔[ gào shuò ]
1.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观虎丘祭厉坛者》诗:“初冬黑畤具衣裳,告朔喧闐傀儡塲。”4.见“告朔餼羊”。
告朔饩羊[ gù shuò xì yáng ]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告讼[ gào sòng ]
1.告诉,告知。2.告状。
告诵[ gào song ]
同“告送”。
告送[ gào song ]
告诉;告知:这事儿我没~她。也作告诵。
告诉[ gào sù [ gào su ]]
[ gào sù ]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到法院。[ gào su ]说给人,使人知道:请你~他,今天晚上七点钟开会。
告诉才处理[ gào sù cái chǔ lǐ ]
某些犯罪行为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告愬[ gào shuò ]
见“告诉”。
告天[ gào tiān ]
1.祭告天帝。2.呼天诉冤。3.“告天子”的省称。
告天鸟[ gào tiān niǎo ]
即告天子。
告天子[ gào tiān zǐ ]
鸟名。即云雀。春日常于田野、山坡且飞且鸣,直上云霄,又复敛声而下,迅速隐入草丛。鸣声嘹亮且多变化,故又称叫天子。在我国,主要繁殖于东北,迁徙时见于 华北 一带及 长江 中下游,冬达 福建 和 广东 北部。参阅《三才图会·告天子》。
告退[ gào tuì ]
1.在集会中要求先离去:我有点事,先~了。2.从集体中退出:老队员已先后挂拍~。3.旧时指自请辞去职位:年老~。
告托[ gào tuō ]
1.告诉,嘱托。
告脱[ gào tuō ]
谓自请脱离职任。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余﹞世代为粮长,垂五十年,后见时事渐不佳,遂告脱此役。”
告慰[ gào wèi ]
表示安慰;使感到安慰:请大家加把劲儿,把文集早日印出来,以此~死者在天之灵。
告文[ gào wén ]
祭文。
告飨[ gào xiǎng ]
祝告、供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著作局撰告饗宗庙及诸祠祭祝文称尊号,唐 惟《开元礼》有之,稽古者以为非礼。”
告谢[ gào xiè ]
1.辞职。《宋书·何尚之传》:“﹝ 尚之 ﹞致仕……上又与 江夏王 义恭 詔曰:‘今朝贤无多,且 羊 孟 尚不得告谢,尚之 任遇有殊,便未宜申许邪。’”2.古指官员受职后入朝谢恩,又称中谢。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故事》:“故事,初授从官给諫未衣紫者,告谢日面赐金紫。”《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辛丑,直祕阁、同知礼院 周孟阳 告谢,諭閤门引对於 延和殿 久之。自是数召见,访以时事。”3.犹请罪。宋 范仲淹《让枢密表》:“以柔远未至,选将有差之辞,告谢於皇天后土。”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钱处士》:“尔天罚将及,可急告谢自责。”
告行[ gào xíng ]
告别,辞行。
告凶[ gào xiōng ]
预告凶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