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垂委[ chuí wěi ]
犹掉落。汉 王充《论衡·感虚》:“建武 三十一年中,陈留 雨穀……此穀生於草野之中,成熟垂委於地,遭疾风暴起吹扬,与之俱飞,风衰穀集,坠於中国,中国见之,谓之雨穀。”
垂文[ chuí wén ]
1.留下文章。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3.焕发文采。4.谓饰以文采。
垂问[ chuí wèn ]
敬辞,称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
垂涎[ chuí xián ]
见了好吃的东西流下口水。也比喻对别人的东西特别羡慕,很想得到。涎(xián)。
垂涎三尺[ chuí xián sān chǐ ]
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垂涎欲滴[ chuí xián yù dī ]
1.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2.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
垂线[ chuí xiàn ]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垂线足[ chuí xiàn zú ]
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垂直相交的交点。亦称“垂足”。
垂宪[ chuí xiàn ]
垂示法则。
垂象[ chuí xiàng ]
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
垂心[ chuí xīn ]
1.犹关注;关心。2.三角形的三高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交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垂休[ chuí xiū ]
显示祥瑞;降福。
垂勋[ chuí xūn ]
立功,垂留功勋。
垂询[ chuí xún ]
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欢迎~。
垂训[ chuí xùn ]
垂示教训。
垂曜[ chuí yào ]
见“垂耀”。
垂耀[ chuí yào ]
亦作“垂燿”。亦作“垂曜”。光辉下照;照耀。
垂业[ chuí yè ]
把功业传留于后世。
垂衣[ chuí yī ]
见“垂衣裳”。
垂衣裳[ chuí yī shang ]
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垂意[ chuí yì ]
1.注意;留意。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宣和遗事》前集:“愿陛下垂意於驭臣,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天戒。”2.关怀,关心。《后汉书·和帝纪》:“孝章皇帝 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3.犹喜爱。《宋史·佞幸传·朱勔》:“徽宗 颇垂意花石,京 讽 勔 语其父,密取 浙 中珍异以进。”4.犹言降意;曲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於 卓 ……今明公垂意於 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於是在矣。”《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垂意,犹言降意也。”
垂翼[ chuí yì ]
《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王弼 注:“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谓鸟翅下垂不能高飞。后以“垂翼”比喻人受挫折,止息不前。
粉白黛黑[ fěn bái dài hēi ]
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粉白黛緑[ fěn bái dài lǜ ]
犹粉白黛黑。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入門,則粉白黛緑者,紛集顧問。”冰心《六一姊》:“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粉白墨黑[ fěn bái mò hēi ]
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粉板[ fěn bǎn ]
1.水牌或粉牌。一种约一尺见方的白漆(亦有用黄漆的)木板。可用毛笔写字,能随写随揩。旧时店铺常用以记事。2.白漆的木板。3.指黑板。
粉本[ fěn běn ]
1.画稿。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唐 韩偓《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宋 苏轼《阎立本职贡图》诗:“粉本遗墨开明窗。”王十朋 集注:“唐明皇 令 吴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寳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宣和、绍兴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上》:“画稿谓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2.指图画。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词:“麟阁 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清 曹寅《寄姜绮季客江右》诗:“九日篱花犹寂寞,六朝 粉本渐模糊。”缪鸿若《题担当和尚画册》:“休嫌粉本无多剩,寸土伤心下笔难。”3.比喻底本、基础等。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曲谱者,填词之粉本,犹妇人刺绣之花样也。”清 唐孙华《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退思此事实创举,岂有粉本供师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於门前,邀田父野老,强之谈説以为粉本,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
粉鼻儿[ fěn bí ér ]
白晳可爱之鼻。
粉笔[ fěn bǐ ]
在黑板上写字用的条状物,用白垩、熟石膏粉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制成。
粉壁[ fěn bì ]
1.指白色墙壁。2.指宋元时代张贴法令、书写告示的墙壁。3.引申为将法令、告示写在粉刷成白色的墙壁上。
粉边细丝[ fěn biān xì sī ]
指成色好的银锭。
粉肠[ fěn cháng ]
用团粉加少量油脂、盐、作料等灌入肠衣做熟的副食品。
粉尘[ fěn chén ]
指工业生产中产 生的粉末状污染物。一般把10微米以上的尘粒叫降尘,10微米以下的尘粒叫飘尘。
粉餈[ fěn cí ]
用稻米黍米之粉做成的食品,上粘豆屑。
粉刺[ fěn cì ]
痤疮(cuóchuāng)的通称。
粉黛[ fěn dài ]
1.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不施~。2.借指妇女:六宫~。
粉堞[ fěn dié ]
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粉蝶[ fěn dié ]
蝴蝶的一种,翅白色,有黑色斑点,也有黄色或橙色的。幼虫吃白菜、油菜、萝卜等蔬菜的叶,是农业害虫。
粉堵[ fěn dǔ ]
粉墙。
粉饵[ fěn ěr ]
一种用米粉制作的食品。
粉坊[ fěn fáng ]
做粉皮、粉条、粉丝等食品的作坊。
粉房[ fěn fáng ]
1.亦作“粉坊”。制作粉条、粉皮、粉丝等食品的作坊。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盖起这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就如水也似长将起来。”《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1期:“还要附设饲养场,养猪、养鸡鸭、养鱼、养奶牛,办粉坊、豆腐坊、酱园、种菜园。”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开个粉房,妇女们可以漏粉。”2.指妓院。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周舍 云]你来粉房里寻我。”
粉沸[ fěn fèi ]
谓粉末飞扬腾涌。
粉拂[ fěn fú ]
即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
粉父[ fěn fù ]
谓驸马之父。
粉阁[ fěn gé ]
1.尚书省的别称。2.犹闺阁。
粉骨[ fěn gǔ ]
粉身碎骨,不惜生命。《南齐书·王僧虔传》:“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常阶旧途,復见侵抑。”《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臣寧堪粉骨,报命讎门。乞 江 西一境,受臣控督。”宋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愿与 軾 洗心改过,粉骨报效。”
粉骨捐躯[ fěn gǔ juān qū ]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粉骨糜躯[ fěn gǔ mí qū ]
犹粉身碎骨。
粉骨糜身[ fěn gǔ mí shēn ]
犹言粉骨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