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拊胸[ fǔ xiōng ]
拍胸。表示愤慨。
拊恤[ fǔ xù ]
抚恤。《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鄱阳 所出瘠薄,宜拊卹之。”
拊巡[ fǔ xún ]
见“拊循”。
拊循[ fǔ xún ]
也作抚循。抚慰。
拊养[ fǔ yǎng ]
抚养。
拊翼[ fǔ yì ]
拍打翅膀。喻将奋起。
拊臆[ fǔ yì ]
捶胸。表示悲愤。
拊膺[ fǔ yīng ]
拍胸,表示悲痛:~长叹。~顿足。
拊膺顿足[ fǔ yīng dùn zú ]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拊伛[ fǔ yǔ ]
抚养怜爱。
拊育[ fǔ yù ]
抚育。
拊噪[ fǔ zào ]
拍手欢呼。表示喜悦。
拊掌[ fǔ zhǎng ]
拍手:~大笑。也作抚掌。
斧车[ fǔ chē ]
载斧之车。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
斧断[ fǔ duàn ]
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斧画[ fǔ huà ]
宋 初 王全斌 平定 后蜀,欲乘势取 云南,以图献,宋太祖 鉴于 唐 代中衰与用兵 南诏 有关,以玉斧画 大渡河 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后因以“斧画”指统辖之外的疆域。
斧节[ fǔ jié ]
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之权,节表示使者身份。
斧斤[ fǔ jīn ]
各种斧子。
斧柯[ fǔ kē ]
斧把。比喻政权。
斧库[ fǔ kù ]
藏兵器的仓库。
斧木[ fǔ mù ]
指经斧削而未修整的木料。
斧脑[ fǔ nǎo ]
斧之背。
斧劈皴[ fǔ pī cūn ]
中国画皴法的一种。谓用笔如斧削木。
斧破斨缺[ fǔ pò qiāng quē ]
斨:古代一种斧子。指武器破损残缺。
斧斨[ fǔ qiāng ]
泛指各种斧子。《诗·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毛 传:“斨,方銎也。”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杀贼表》:“斧斨欲加而先折,鍼石未攻而自溃。”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高白松》:“不怕雪霜侵玉瘦,却愁雷雨化龙驤。异材詎肯资梁栋,灵梦还能避斧斨。”明 何景明《皇告》诗之二:“既加斧斨,屡罹兇年。”
斧遂[ fǔ suì ]
上古部落名。
斧螗[ fǔ táng ]
螳螂斧状的前肢。
斧头[ fǔ tóu ]
斧子。
斧屋[ fǔ wū ]
指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唐 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晦尔精灵,藏之斧屋。”
斧削[ fǔ xuē ]
即“斧正”
斧绣[ fǔ xiù ]
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 暴胜之 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元 范梈《寄杜廉访使君》诗:“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
斧依[ fǔ yī ]
见“斧扆”。
斧扆[ fǔ yǐ ]
亦作“斧依”。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斧戉[ fǔ yuè ]
见“斧鉞”。
斧钺[ fǔ yuè ]
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斧凿[ fǔ záo ]
1.斧子和凿子。2.用斧子和凿子加工,比喻雕琢诗文词句,使显得造作,不自然:~痕。
斧凿痕[ fǔ záo hén ]
用斧子和凿子加工留下的痕迹,多比喻诗文词句造作而不自然。
斧砧[ fǔ zhēn ]
见“斧碪”。
斧正[ fǔ zhèng ]
也说斧削。请人修 改诗文的客气话。
斧政[ fǔ zhèng ]
同“斧正”。
斧质[ fǔ zhì ]
即斧锧,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质(砧板)上,用斧砍断。
斧锧[ fǔ zhì ]
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斧琢[ fǔ zhuó ]
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斧资[ fǔ zī ]
即资斧。旅费。
斧子[ fǔ zi ]
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俯逼[ fǔ bī ]
下逼,近逼。
俯步[ fǔ bù ]
俯身而行。
俯察[ fǔ chá ]
1.向低处看:仰观~。2.敬辞,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所陈一切,尚祈~。
俯冲[ fǔ chōng ]
(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轰炸。老鹰从天空~下来。
俯从[ fǔ cóng ]
敬语。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