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博约[ bó yuē ]
1.指文章内容广博,言简意明。《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李善 注:“博约,谓事博文约也。”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连年请 冯先生 在家教习举业,喜得功深博约,理极精微,从此奋发,取青紫如拾芥。”2.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宋 梅尧臣《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三:“循循知善诱,博约能折中。”参见“博文约礼”。
博杂[ bó zá ]
驳杂,多而杂乱。
博照[ bó zhào ]
普照。
博征[ bó zhēng ]
1.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初 唐 人以茶盐强民而徵其粟帛谓之博徵。”胡三省 注:“博,博易也,言以茶盐博易而徵其粟帛。”2.广为引证。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序》:“﹝ 许可覲 ﹞又不能博徵仙典,究论还丹度世之术。”
博证[ bó zhèng ]
广泛地引用证据。
博周[ bó zhōu ]
犹遍及。
博咨[ bó zī ]
谓广泛征求意见。
博综[ bó zōng ]
亦作“博纵”。犹博通。汉 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周览篇籍,言语造次,必以经纶加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综众经,研究异论。”明 徐渭《自为墓志铭》:“及悔学,志又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极。”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定相 ﹞博综天文地纪,人官物典兵农水利之学,皆淹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纵羣书,规模宏远。”
博纵[ bó zòng ]
见“博综”。
博嘴[ bó zuǐ ]
斗嘴,争辩。
渤渤[ bó bó ]
流水声。
渤荡[ bó dàng ]
涨潮。
渤海琴[ bó hǎi qín ]
琴名。
渤海湾[ bó hǎi wān ]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向西深入陆地,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连线为界。黄河、海河等注入,海底平缓。水深一般不到20米。沿岸有冰期。海底油气资源丰富。沿海有大盐场。西岸有天津港。
渤解[ bó jiě ]
即渤澥。
渤潏[ bó yù ]
水沸涌貌。
渤澥[ bó xiè ]
即 渤海。
渤澥桑田[ bó xiè sāng tián ]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渤溢[ bó yì ]
水满涌流。
渤涌[ bó yǒng ]
见“渤荡”。
葧脐[ bó qí ]
即荸荠。又名乌芋。
鹁鸽[ bó gē ]
鸟类。鸽子的一种。身体上面灰黑色,颈部和胸部暗红色。可饲养。
鹁鸽青[ bó gē qīng ]
像鸽羽一样的青黑色。多指优质木炭的颜色。
鹁姑[ bó gū ]
见“鵓鴣”。
鹁鸪[ bó gū ]
鸟,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也叫水鸪鸪。
鹁鸪英[ bó gū yīng ]
蒲公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蒲公英》。
鹁角[ bó jiǎo ]
宋 代宫妃的一种发式。
鹁鸠[ bó jiū ]
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俗称水鹁鸪。
搏币[ bó bì ]
见“搏弊”。
搏弊[ bó bì ]
谓人虽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礼仪。
搏髀[ bó bì ]
指在腿上打节拍,以应和歌曲和表示叹息或欢乐。
搏刀[ bó dāo ]
即朴刀。
搏动[ bó dòng ]
有节奏地跳动(多指心脏或血脉):心脏起搏器能模拟心脏的自然~,改善病人的病情。
搏斗[ bó dòu ]
1.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对打:用刺刀跟敌人~。2.比喻激烈地斗争:与暴风雪~。新旧思想的大~。
搏风[ bó fēng ]
1.击风。谓飞翔。2.屋翼。
搏抚[ bó fǔ ]
见“搏拊”。
搏拊[ bó fǔ ]
1.古乐器名。《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孔 传:“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击之以节乐。”《释名·释乐器》:“搏拊,以韦盛糠,形如皷,以手拊拍之也。”《明史·乐志一》:“﹝ 洪武 ﹞二十六年又定殿中韶乐:簫十二,笙十二……柷一,敔一,搏拊二。”2.拍击。谓鼓掌。汉 马融《长笛赋》:“失容坠席,搏拊雷抃。”3.亦作“搏抚”。弹奏。宋 洪迈《夷坚丁志·窗棂小妇》:“三僧同榻,二僕在门外,已灭烛就枕,湍 善鼓琴,暗中搏拊不止,二僧亦未交睫。”清 葆光子《物妖志·音乐·琴》:“携古琴过此,寳惜甚至,因搏抚之际,误触坠砌下石上。”
搏谷[ bó gǔ ]
即布谷鸟。
搏虎[ bó hǔ ]
打虎。亦以喻有勇力或气势磅礴。
搏获[ bó huò ]
犹捕获。
搏激[ bó jī ]
猛烈冲击。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贵州 普 定卫 有二水:一曰 滚塘寨,一曰 闹蛙池,相近前后。吴 人从军至此,夜闻水声搏激。”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然上下五千年,纵横廿四史……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於近三十年者,不见夫潮流搏激乎?”
搏撠[ bó jǐ ]
犹言揪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鬭者不搏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撠,如《汉书》‘撠太后掖’之撠,师古 曰:‘撠,谓拘持之也。’毛晃 曰:‘索持曰搏,拘持曰撠。’”
搏颊[ bó jiá ]
打嘴巴。《三国志·魏志·何晏传》“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 何晏 ﹞有一男,年五六岁,宣王 遣人録之。晏 母归藏其子王宫中,向使者搏颊,乞白活之。”宋 吴聿《观林诗话》:“如 半山《观棊》诗云:‘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囁。讳输寧断头,悔悟乃搏颊。’亦曲写人情之妙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至如 萨里干,资性贪愚,同恶相济,昨在 同州,已为 李世辅 擒缚,搏颊求哀,仅脱微命。”
搏景[ bó jǐng ]
亦作“搏影”。比喻难以捉摸。
搏攫[ bó jué ]
搏击攫取。
搏腊[ bó là ]
即不借。麻鞋、草鞋的别名。一说为皮屦的别名。
搏弄[ bó nòng ]
摆弄。
搏取[ bó qǔ ]
夺取。
搏桑[ bó sāng ]
扶桑。借指 日本。搏,通“扶”。
搏颡[ bó sǎng ]
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