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薄材[ bó cái ]
1.单薄,纤弱。2.薄才。
薄草[ bó cǎo ]
丛生之草。
薄产[ bó chǎn ]
少量的产业:一份~。
薄持[ báo chí ]
一种薄饼。
薄触[ bó chù ]
搏击冲突。
对狱[ duì yù ]
到案受审。
对御[ duì yù ]
谓皇帝赐宴﹐与群臣共饮。
对遇[ duì yù ]
相遇;遭逢。
对圆[ duì yuán ]
两军临战前各自列成半圆形阵势,因相对成圆,故称。
对月[ duì yuè ]
1.向月。2.满月。
对越[ duì yuè ]
1.犹对扬。答谢颂扬。《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 文 之 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下》:“‘对越在天’与‘骏奔走在庙’相对为文。‘对越’犹对扬,言对扬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扬、越一声之转。”汉 班固《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宋 苏辙《论明堂神位状》:“今者皇帝陛下对越天命,逾年即位。”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晋 刘琨《劝进表》:“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礼志二》:“当愁惨之际,行对越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
对战[ duì zhàn ]
1.两军对阵作战。2.现亦借指某些体育运动项目(如乒乓、棋类等)中双方交锋。
对掌[ duì zhǎng ]
共同掌管。
对仗[ duì zhàng ]
诗文中按照字音 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语法结构相同做成对偶的语句。
对诏[ duì zhào ]
犹对策。
对照[ duì zhào ]
1.互相对比参照:俄汉~。把译文~原文加以修改。2.(人或事物)相比;对比:你拿这个标准~一下自己,看看差距有多大。
对折[ duì zhé ]
一半的折扣:打~。~处理。
对辙儿[ duì zhé ér ]
情意投合。
对针[ duì zhēn ]
1.亦作“对鍼”。2.照应。
对证[ duì zhèng ]
为了证明是否真实而加以核对:~笔迹。和事实~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不符合的地方。
对证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
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对症[ duì zhèng ]
针对具体病情:~下药。
对症发药[ duì zhèng fā yào ]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对症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
比喻针对具 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值[ duì zhí ]
犹配偶。
对跖[ duì zhí ]
1.犹对立。郭沫若《再论<石鼓文>之年代·导言》:“马 説与余説对蹠,甚且可云不能两立。”2.指对立的地位。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杨振声 的文笔,却比《渔家》更加生发起来,但恰与先前的战友 汪敬熙 站成对蹠。”
对治[ duì zhì ]
1.相匹敌。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3.引申为对付。4.指对应,对照。
对质[ duì zhì ]
诉讼当事人在法 庭上面对面就争议的事实情况互相质问、对证。是开庭审理辩论阶段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可以鉴别证 据真伪。
对峙[ duì zhì ]
两相对立:两山~。两军~。峙(zhì):直立。
对属[ duì shǔ ]
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
对注[ duì zhù ]
唐 制,凡由吏部拟授的官职,再经门下侍中、给事中复审,称为“对注”。
对转[ duì zhuǎn ]
1.旧指官吏不按秩递升而直接越级迁调。2.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
对状[ duì zhuàng ]
谓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
对撞机[ duì zhuàng jī ]
高能物理实验 用的使相对运动的高能粒子进行对撞的装置。实验用粒子经加速器加速后进入对撞机,在对撞机中,两 束粒子沿相反方向在环形(或直形)真空管道中进一步加速,提高能量,在预定地点发生对撞,产生各种 现象,以供研究。对撞机能进行质子与质子、质子与反质子、质子与电子、电子与正电子之间的对撞。
对酌[ duì zhuó ]
相对饮酒:假日与老友~。
对着干[ duì zhe gàn ]
1.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2.跟对方做同样的工作,比赛着干。
对着和尚骂贼秃[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
当着对方的面骂第三者。由于两者的特征相同,实际上借此骂对方。
对子[ duì zi ]
1.对偶的词句:对~。2.对联:写~。3.成对的或相对的人或物:结成互帮互学的~。
对子戏[ duì zǐ xì ]
也称“二小戏”。戏曲名词。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两个脚色演唱的戏。如由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脚色演唱,则称“三小戏”。许多由歌舞和曲艺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对子戏和三小戏。
对字[ duì zì ]
对课。
对嘴[ duì zuǐ ]
辩论。
对嘴对舌[ duì zuǐ duì shé ]
斗嘴;争论。
兑便[ duì biàn ]
唐 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兑拨[ duì bō ]
调拨;调给。
兑坊[ duì fāng ]
即当铺。《水浒传》第二九回:“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 快活林;但是 山东、河北 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
兑换[ duì huàn ]
用证券换取现金或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现金。用美圆~人民币。
兑换券[ duì huàn quàn ]
1.政府或银号、商行等发行的可以兑换的周转券或流通券。凭券可向发行处换取现金。2.指交换的凭据或手段。
兑奖[ duì jiǎng ]
凭中奖的彩票或奖券兑换奖品或奖金。
兑利[ duì lì ]
尖刻。
兑禽[ duì qín ]
古代指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