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大观舞[ dà guān wǔ ]
南朝 梁 文舞名。
大官[ dà guān ]
1.职位高的官。2.古时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的尊称。3.李大官不知,这时西去一里有余,乃是定山堡内段家庄。--《水浒传》
大官葱[ dà guān cōng ]
即冬葱,比一般葱稍细小。
大官人[ dà guān rén ]
对有钱有势、社会地位较高的男子和富贵人家子弟的尊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如小说、戏剧等。
大冠[ dà guān ]
1.武冠。2.高冠。
大冠子夏[ dà guàn zi xià ]
指 汉 代 杜邺。
大棺[ dà guān ]
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之棺皆有数重,其最外一重谓之大棺。
大馆[ dà guǎn ]
1.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2.指高大的馆舍。唐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3.近代旅居 香港 的 广东 人对巡捕房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原注:“旅 香港 粤 人,称巡捕房为大馆。”
大管[ dà guǎn ]
也叫巴松。木管乐 器。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低音乐器。乐器较长,可分为四部分,另有一金属制的弯形接管连接吹嘴。与圆 号配合使用,两者音色极为融合。
大归[ dà guī ]
1.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大归也。”《诗·邶风·燕燕序》“卫 庄姜 送归妾也”汉 郑玄 笺:“庄姜 无子,陈 女 戴嬀 生子名 完,庄姜 以为己子。庄公 薨,完 立,而 州吁 杀之,戴嬀 於是大归。”孔颖达 疏:“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 文 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寧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復来,故谓之大归也。”2.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3.指死。唐 顾况《祭李员外文》:“先生大归,赴哭无由。”4.大要,大旨。《汉书·王莽传中》:“其文尔雅依托,皆为作説,大归言 莽 当代 汉 有天下云。”《宋书·袁粲传》:“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
大圭[ dà guī ]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
大闺女[ dà guī nǚ ]
1.未婚女青年。2.长女。
大騩[ dà guī ]
山名。在今 河南 新郑县 西南。
大锅菜[ dà guō cài ]
指一锅炒出供多人吃的普通菜。
大锅饭[ dà guō fàn ]
原指供许多人吃 的饭。现喻指不管劳动态度好坏、劳动质量优劣、对社会贡献大小都享受同样待遇、拿同样报酬的情况。
大国[ dà guó ]
1.古指大诸侯国。《诗·商颂·长发》:“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公羊传·隐公五年》:“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其餘大国称侯。”何休 注:“大国谓百里也。”《后汉书·樊宏传》:“宏 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愿还 寿张,食小乡亭。’”2.泛指大的国家。郭沫若《牧羊哀话》三:“大国的客人,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3.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于是 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大国主义[ dà guó zhǔ yì ]
即大国沙文主义。
大过[ dà guò ]
1.大的过失,大的祸害。2.惩罚用语。3.太过分。
大海捞针[ dà hǎi lāo zhēn ]
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大寒[ dà hán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月20日或21日,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见〖节气〗、
大汉[ dà hàn ]
身材高大的男子:彪形~。
大汉族主义[ dà hàn zú zhǔ yì ]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大旱望云[ dà hàn wàng yún ]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大航[ dà háng ]
1.即 朱雀航。东晋 南朝 建康 城南的浮桥,正对 朱雀门。亦称 大桁。《陈书·高祖纪上》:“高祖 遣 周文育 屯 方山,徐度 顿 马牧,杜稜 顿 大航 南。”参见“大桁”。2.大船。《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己未,全贇 独乘大航,高十餘重,上建大将旗旛。”
大豪[ dà háo ]
1.豪强。2.富豪。
大好[ dà hǎo ]
1.很好;美好:形势~。~时光。2.(病)完全好。
大好老[ dà hǎo lǎo ]
方言。大人物;了不起的人。
大号[ dà hào ]
1.尊称他人的名字。2.属性词。型号较大的:~皮鞋。3.钢管乐器,装有四个或五个活塞。吹奏时声音低沉雄浑。
大昊[ dà hào ]
即 大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亦即 伏羲氏。
大耗[ dà hào ]
1.星命迷信之说,谓岁中虚耗之神为大耗。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大耗》。2.指耗日。
大皞[ dà hào ]
见“大皥”。
大皥[ dà hào ]
亦作“大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 伏羲氏。《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其神 句芒。”郑玄 注:“大皥,宓戏氏。”陆德明 释文:“皥,亦作昊。”《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皞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一本作“大皥”。
大颢[ dà hào ]
太皞。即 伏羲氏。
大和[ dà hé ]
1.一种良弓。《周礼·考工记·弓人》:“大和无灂。”郑玄 注:“大和,尤良者也。”孔颖达 疏:“大和谓九和之弓。以其六材俱善尤良,故无漆灂也。”2.非常和协。《左传·襄公十三年》:“晋 国之民,是以大和。”3.见“太和”。
大和国家[ dà hé guó jiā ]
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公元3世纪兴起于本州中部大和(今奈良)地区。5世纪统一日本。统治者初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实行部民制。后豪族专权,皇权衰落。645年大化改新后,确立天皇统治,日本进入封建时代,大和时代结束。大和国家与中国积极发展关系,中国文化陆续传入日本。
大和绘[ dà hé huì ]
日本古代绘画。形成于公元9世纪初。以描写日本人民的生活、风俗和景物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代表作有《源氏物语绘卷》、《扇面写经》等。作品色彩柔和明丽,线条自然流畅,富有抒情味。
大和上[ dà hé shàng ]
即大和尚。用以称年高有德的佛教僧人。日本 淡海三船 有记载 中国 唐 代高僧 鉴真 东渡 日本 的《唐大和上东征传》。
大和尚[ dà hé shàng ]
1.对高僧的尊称。2.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
大河[ dà hé ]
1.大的河流。2.指 黄河。
大貉小貉[ dà mò xiǎo mò ]
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相传其实行二十税一的税制。儒家以为 尧 舜 之道为十税一,少于十税一为行 貉 之道。十四五税一为大 貉,十二三税一为小 貉。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徐彦 疏。《孟子·告子下》:“欲轻之於 尧 舜 之道者,大 貉 小 貉 也;欲重之於 尧 舜 之道者,大 桀 小 桀 也。”亦作“大貊小貊”。《尚书大传》卷四:“古者十税一。多于十税一,谓之大 桀 小 桀;少于十税一,谓之大 貊 小 貊。”
大壑[ dà hè ]
1.大海。2.亦说巨壑。
大亨[ dà hēng ]
旧时上海称有钱有 势的人,如大官、富商或大流氓头子。
大桁[ dà héng ]
大航。
大横[ dà héng ]
龟卜卦兆名。龟文呈横形,故称。《史记·孝文本纪》:“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啟 以光。’”后因以指帝王登基之兆。唐 李商隐《送千年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 端邸 ﹞令人持生年密问之,彦 乃屏人告以大横之兆,且云:事应在两月后。至期果验。”
大轰大嗡[ dà hōng dà wēng ]
形容不注重实际,只在形式上轰轰烈烈。
大哄大嗡[ dà hōng dà wēng ]
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亦称大轰大嗡。
大红[ dà hóng ]
很红的颜色。
大红大紫[ dà hóng dà zǐ ]
形容非常受宠或受欢迎;十分走红。
大红灯笼高高挂[ dà hóng dēng lóng gāo gāo guà ]
中国故事片。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1年联合摄制。倪震编剧,张艺谋导演,巩俐、何赛飞主演。女大学生颂莲嫁给妻妾成群的陈佐千当了四姨太。妻妾们为了争宠,明争暗斗,结果导致三姨太因偷情被处死,颂莲也被逼成疯。然而,陈佐千却又娶了年轻的五姨太。
大红袍[ dà hóng páo ]
全称《海公大红袍全传》。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六十回。写明代嘉靖朝清官海瑞与严嵩父子的斗争。塑造了一个清廉耿介、锄强除暴的清官形象。多为后世戏曲所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