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暴察[ bào chá ]
严厉,苛暴。
暴长[ bào cháng ]
1.欺凌年岁大的人。《汉书·卫青传》:“匈奴 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颜师古 注:“谓其俗贵少壮而贱长老也。”2.急遽生长。《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野木生朝而暴长。”宋 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 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餘,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鬚髮皆备。”3.同“暴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施水》:“盖夏水暴长,施(施水)合于 肥(肥水),故曰 合肥 也。”《魏书·任城王澄传》:“既而遇雨,淮水 暴长,引归 寿春。”
暴钞[ bào chāo ]
掠夺。
暴陈[ bào chén ]
暴露于外。
暴抶[ bào chì ]
残暴地鞭打。指酷刑。
暴虫[ bào chóng ]
猛兽。
暴处[ bào chǔ ]
露宿。
暴沓[ bào tà ]
残暴贪婪。
暴德[ bào dé ]
谓以暴虐为德。
暴敌[ bào dí ]
凶暴的敌人。
暴跌[ bào diē ]
(物价、声誉等)突然大幅度下降:股价~。身价~。
暴夺[ bào duó ]
犹掠夺。
暴恶[ bào è ]
1.残暴凶恶。《汉书·西域传上·莎车国》:“万年 初立,暴恶,国人不説。”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 邠州,纵士卒无赖。邠 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2.指残暴凶恶的人或行为。《汉书·刑法志》:“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未也。”
暴发[ bào fā ]
1.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户。2.突然发作:山洪~。
暴发户[ bào fā hù ]
指以不正当的手段或由于意外的机会突然发财或得势的人或人家。
暴发家[ bào fā jiā ]
犹暴发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那 李氏 是个暴发家,他嫌府上的田把他的隔断了,打算要买了过去连成一片。”
暴风疾雨[ bào fēng jí yǔ ]
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暴风雪[ bào fēng xuě ]
大而急的风雪。有的地区叫白毛风。
暴风雨[ bào fēng yǔ ]
大而急的风雨。革命的~。
暴斧[ bào fǔ ]
《汉书·隽不疑传》:“武帝 末,郡国盗贼羣起,暴胜之 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后以“暴斧”指执法大权。
暴富[ bào fù ]
突然发财致富(多含贬义):一夜~。
暴赋[ bào fù ]
繁重的赋税。
暴公子[ bào gōng zǐ ]
即 暴胜之,汉武帝 末为直指使者。素闻 隽不疑 贤,表荐 不疑 为 青州 刺史,有知人之誉。见《汉书·隽不疑传》。后作为知音之典。
暴骨[ pù gǔ ]
1.暴露尸骨。指死于郊野。《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陆德明 释文:“暴骨,蒲木反,本或作曝。”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边衅既开,三军暴骨。”明 梁辰鱼《浣纱记·被擒》:“战矣哉暴骨砂砾,降矣哉终身夷狄。”2.指暴露的尸骨。《左传·哀公元年》:“吴 日敝於兵,暴骨如莽。”《汉书·匈奴传下》:“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宋 苏轼《徐州祭枯骨文》:“暴骨纍纍,见之酸辛。”
暴鼓[ bào gǔ ]
方言。倾家荡产的意思。梁斌《红旗谱》二十:“可是一年紧扒扯,稍有个天灾人祸,就得使帐。使了帐一时还不起,就要‘暴鼓’了。”
暴官[ bào guān ]
残暴的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此刻出一箇是:‘光绪皇帝 有旨,杀尽天下暴官污吏。’打四书一句。”
暴光[ bào guāng ]
同“曝光”。
暴犷[ bào guǎng ]
粗暴犷悍。
暴贵[ bào guì ]
1.突然显贵。《礼记·曲礼下》:“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謚。”孔颖达 疏:“本为士庶,今起为诸侯,非一等之位,故云暴贵也。”《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嘉平 ﹞二年,荧惑守南斗,凌 谓:‘斗中有星,当有暴贵者。’”明 唐寅《世情歌》:“君不见东家暴富十头牛,又不见西家暴贵万户侯。”2.指突然显贵的人。《南齐书·荀伯玉传》:“初,善相墓者见 伯玉 家墓,谓其父曰:‘当出暴贵而不久也。’”3.急遽涨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枕中》:“当寒而不寒者,穀为之暴贵。”
暴骸[ bào hái ]
1.暴露尸骸。《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为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清 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无愁。”2.指暴露的尸骸。《新唐书·僖宗纪》:“﹝ 乾符 三年﹞三月,葬暴骸。”
暴害[ bào hài ]
1.以暴力侵害。2.犹祸害。
暴悍[ bào hàn ]
1.凶暴强悍。2.指凶暴强悍的人。
暴暵[ bào hàn ]
烈日。
暴豪[ bào háo ]
凶暴强横。
暴诃[ bào hē ]
粗暴地呵斥。
暴佷[ bào hěn ]
见“暴狠”。
暴狠[ bào hěn ]
横暴凶狠。唐 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兵部尚书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錡(李錡)管盐於 润 有年矣,削虐暴狠,其下甚畏之。”一本作“暴佷”。宋 郭彖《睽车志》卷三:“有二农家……畎亩东西相接,东家淳朴守分,西则狡獪暴狠,淳朴之家常苦之。”
暴横[ bào héng ]
1.犹横行。2.指横行不法的人。
暴忽[ bào hū ]
暴风。
暴虎[ bào hǔ ]
1.空手和老虎搏斗。2.凶猛的老虎。
暴虎冯河[ bào hǔ píng hé ]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赞许)也。” 暴虎:不乘车而与虎搏斗。冯(píng)河:不乘船而徒步过河。
暴浣[ pù huàn ]
曝晒洗涤。谓除污去恶,使之纯洁。
暴荒[ bào huāng ]
谓尸骨暴露于荒野。
暴击[ bào jī ]
犹突击。
暴急[ bào jí ]
1.急迫。2.残暴急刻。
暴疾[ bào jí ]
1.迅猛。2.突然发病。
暴集[ bào jí ]
骤然聚集。
暴见[ bào jiàn ]
1.显现。2.犹宣扬。
暴节竹[ bào jié zhú ]
即笻竹。
暴劫[ bào jié ]
意指行凶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