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蝶翎[ dié líng ]
蝶翅。
蝶梦[ dié mèng ]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2.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
蝶拍[ dié pāi ]
喻檀板。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其年 题《珂雪词》云:‘万马齐瘖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蝶拍鶯簧休混。’”
蝶魄[ dié pò ]
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
蝶期[ dié qī ]
指蝴蝶的交尾期。
蝶裙[ dié qún ]
绣有簇蝶的裙。
蝶使[ dié shǐ ]
比喻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
蝶使蜂媒[ dié shǐ fēng méi ]
比喻传递信息者或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宋 朱淑真《恨春》诗之四:“蝶使蜂媒傳客恨,鶯梭柳綫織春愁。”明 徐渭《女状元》第五出:“狀元險誤我你做雌雄配,不笑殺了蝶使蜂媒。”清 张潮《<板桥杂记>小引》:“鶯喉燕態,盡屬奇觀;蝶使蜂媒,都歸大雅。”
蝶舞[ dié wǔ ]
比喻荡子之流嫖妓。
蝶戏[ dié xì ]
谓蝴蝶飞舞嬉戏。
蝶绡[ dié xiāo ]
有蝶纹的能避热的薄丝织物。
蝶衣[ dié yī ]
1.蝶翅。2.喻轻盈的花瓣。
蝶意莺情[ dié yì yīng qíng ]
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明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三:“﹝ 張靖之 ﹞《念奴嬌》云:‘清明天氣,嘆三分春色,二分僝驟,蝶意鶯情留戀處,還在餘花剩柳。’”
蝶影[ dié yǐng ]
1.蝴蝶的身影。唐 王棨《江南春赋》:“蝶影争飞,昔日 吴 娃之径;杨花乱扑,当年 桃叶 之船。”唐 李建勋《蔷薇》诗之二:“拂簷拖地对前墀,蝶影蜂声烂熳时。”2.喻因风飞舞的梨花。唐 武元衡《左掖梨花》诗:“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蝶泳[ dié yǒng ]
游泳的一种姿势,也是游泳项目之一,行进时躯干带动双腿同时打水,两臂划水后提出水面再向前摆去,因形似蝶飞而得名。
蝶羽[ dié yǔ ]
蝶翅。指蝴蝶。
蝶怨蛩凄[ dié yuàn qióng qī ]
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清 孙麟趾《金缕曲·定盦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淒書不盡,只封將淚點教君寄。”
蝶装[ dié zhuāng ]
图书装订法的一种。
蝶子[ dié zǐ ]
蝴蝶。 宋 毛滂 《蓦山溪·杨花》词:“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 宋 毛滂 《烛影摇红·送会宗》词:“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参见“ 蝴蝶 ”。
蹀步[ dié bù ]
谓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换马》:“缠头花宛转,蹀步锦丰茸。”
蹀骢[ dié cōng ]
蹀马。
蹀蹀[ dié dié ]
1.飘动貌。2.缓行貌。
蹀踱[ dié duó ]
小步徘徊。
蹀鞚[ dié kòng ]
谓跨马驰骋。
蹀马[ dié mǎ ]
1.能舞蹈的马。2.指按蹀马动作谱成的乐曲。
蹀踥[ dié qiè ]
小步行走。
蹀舞[ dié wǔ ]
谓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蹀躞[ dié xiè ]
1.小步走路。2.往来徘徊。躞(xiè)。
蹀躞不下[ dié xiè bù xià ]
指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蹀虚[ dié xū ]
犹腾空。
蹀血[ dié xuè ]
见“喋血”。
蹀跇[ dié yì ]
行步艰难貌。
蹀足[ dié zú ]
踏足;顿脚。
鲽鹣[ dié jiān ]
比目鱼和比翼鸟。
鲽离鹣背[ dié lí jiān bèi ]
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鲽鯋[ dié shā ]
比目鱼。 明 屠本畯 《闽中海错疏·鳞上》:“鰈鯋,形扁而薄, 邵武 名鞋底鱼,又名漯沙。”
氎旃[ dié zhān ]
1.同"?旃"。
昳晡[ dié bū ]
傍晚。
昳丽[ yì lì ]
容貌美丽。
丁婢[ dīng bì ]
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婢女。《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居作者,差以三等……二十以上,为丁。丁奴,三当二役;中奴,丁婢,二当一役。”
丁丙[ dīng bǐng ]
即丙丁,指灯火。
丁步[ dīng bù ]
方言。置放在溪、河浅处以便行人往来的石头墩子。
丁漕[ dīng cáo ]
按人口交纳的漕粮。清 夏燮《中西纪事·长江设关》:“交地之后,听凭 英 商起造栈房,应纳丁漕,由 英 商赴县交纳。”《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会议﹞宗旨以学生不释放,国贼不惩办,外交不挽回,丁漕誓不完纳。”
丁册[ dīng cè ]
旧时的户口簿。
丁差[ dīng chà ]
成丁男子的劳役。
丁产[ dīng chǎn ]
1.人口与田产。《宋史·苏颂传》:“颂 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催征》:“各里丁产,照则均派。”2.指财产。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虽然是丁产多时也告乏。”
丁沉[ dīng chén ]
消沉。
丁辰[ dīng chén ]
适逢其时。《后汉书·班固传》:“逢吉丁辰,景命也。” 李贤 注:“丁,当也。辰,时也。景,大也。逢休吉之代,当封禪之时,此为天子之大命也。”
丁村人[ dīng cūn rén ]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化石。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发现同一个体的人类牙齿化石三颗。同时出土的有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距今约十万至十五万年。
丁当[ dīng dāng ]
也作叮、玎珰。拟声词。金属、瓷器、玉器等撞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