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传福[ chuán fú ]
传与福禄。
传付[ chuán fù ]
传递交付。
传甘[ chuán gān ]
见“传柑”。
传柑[ chuán gān ]
亦作“传甘”。北宋 上元夜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以黄柑相赠,谓之“传柑”。
传感器[ chuán gǎn qì ]
能够将某一被测物理量(如速度、温度、声、光等)变换成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另一物理量(通常为电量)的器件或装置。常用于自动控制和测量系统中。
传告[ chuán gào ]
把消息、话语等转告给别人:互相~。奔走~。~喜讯。
传歌[ chuán gē ]
1.传送歌声。2.传授歌曲。
传庚[ chuán gēng ]
旧时谓订婚时交换年庚帖。秋瑾《精卫石》第三回:“夫人正在多忙碌,般般果点配时新,访问丫头知底细,传庚今日聘千金。”
传诂[ chuán gǔ ]
解释经籍的文字。
传鼓[ chuán gǔ ]
击鼓通报。
传观[ chuán guān ]
传递着看:他拿出纪念册来让我们~。
传馆[ chuán guǎn ]
驿站客舍。
传圭袭组[ chuán guī xí zǔ ]
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传国[ chuán guó ]
古谓帝王传位给子孙或让位给他人。
传国玺[ chuán guó xǐ ]
秦 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 秦 玺,唐 改称传国宝。相传 秦始皇 得 蓝田 玉,雕 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 李斯 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 亡归 汉。后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 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汉书·元后传》:“初,汉高祖 入 咸阳 至 霸上,秦王 子婴 降於 軹道,奉上 始皇 璽。及 高祖 诛 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传受,号曰 汉 传国璽。”《晋书·元帝纪》:“﹝ 太兴 元年﹞十二月,刘聪 故将 王腾、马忠 等诛 靳準,送传国璽於 刘曜。”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太宗 文皇帝 满洲国 天聪 九年,得传国璽於 元 小王子裔 察哈尔 林丹汗。”参阅《后汉书·光武帝纪》与《徐璆传》注、明 陶宗仪《辍耕录·传国玺》、清 赵翼《陔馀丛考·杨桓传国玺考之误》。
传号[ chuán hào ]
1.谓子孙袭封。2.旧时藏族地区一种为土司、守备、土官传达号令的人。
传红[ chuán hóng ]
1.旧时谓订婚时男女两家互送约书和信物。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引《金陵杂志》:“传红,俗谓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双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红全柬,书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称大宾,送男宅。”郁达夫《迟桂花》:“说着就打开包裹,将我们传红时候交去的金玉如意、红绿帖子等,拿了出来,退还了母亲。”2.指 明 司礼监承皇帝意旨,以硃笔批复内阁送呈文书。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鲍忠 ﹞寿踰八望九,尚耳目精明,以楷书写諭传红。”
传呼[ chuán hū ]
1.电信局通知受话人去接长途电话;管理公用电话的人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夜间~。2.通过寻呼台向携有寻呼机的人发出信号:有事你就~他吧。
传花[ chuán huā ]
传递花朵。宴会时的一种游戏。
传花击鼓[ chuán huā jī gǔ ]
游戏的一种。宴会上,人们随鼓声传递花,至鼓声止时,花在谁手即为负,罚饮酒。
传化[ chuán huà ]
1.中医谓病邪转移变化。2.输送转化。
传话[ chuán huà ]
把一方的话转告给另一方:这个人太爱~。他让我给你传个话,他实在帮不了你的忙。
传话筒[ chuán huà tǒng ]
见“传声筒”。
传唤[ chuán huàn ]
1.招呼:有事~一声。2.司法机关用传票指定与诉讼有关的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或询问。
传火[ chuán huǒ ]
1.古代边塞夜间举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谓之传火。2.旧时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古代宫中取火以赐近臣,再传递民家,故称。
传鸡[ chuán jī ]
俗谓鸡生传染病后,蔓延开来。如:村里正传鸡,要注意及时清扫鸡栏。
传集[ chuán jí ]
传命召集。
传籍[ chuán jí ]
祖上传下来的图籍。指领土。
传记[ zhuàn jì ]
记载人物生平和主要事迹的文章。作者自叙生平的称“自传”,写一个人的生平事迹的称“专传”,合写几个人的称“合传”,把许多人物传记列在一起的称“列传”。
传纪[ chuán jì ]
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亦泛指史传。
传继[ chuán jì ]
继承。《礼记·学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唐 孔颖达 疏:“如今人传继 周 孔 是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下·董安于》:“功之受赏也,可传继之道也。”
传家[ chuán jiā ]
家庭里世代相传:~宝。忠厚~。
传笺[ chuán jiān ]
谓《诗经》的注解。
传见[ chuán jiàn ]
旧时指通知人来见面(用于上级对下级):~学生代表。听候~。
传箭[ chuán jiàn ]
1.传递令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2.引申为传令。3.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时刻。
传讲[ chuán jiǎng ]
传授讲解。
传教[ chuán jiào ]
宗教宣传教义、发展教徒的活动。
传教旛[ chuán jiào fān ]
传布命令的旗帜。
传教师[ chuán jiào shī ]
即传教士。
传教士[ chuán jiào shì ]
基督教会(包括旧教和新教)派出去传教的人。
传戒[ chuán jiè ]
佛教用语。指寺院里给志愿出家为僧尼的人授戒,使成为正式的和尚或尼姑。
传经[ chuán jīng ]
传授经验:~送宝。
传警[ chuán jǐng ]
1.古代礼仪,帝王车驾启行时,左右侍者传声,以示警清道,叫作传警。2.传递警报。
传遽[ chuán jù ]
1.传车驿马。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周礼·秋官·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郑玄 注:“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驛而使也。”《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羣臣将传遽以告寡君。”《诗·大雅·江汉》“告成于王”汉 郑玄 笺:“克胜则使传遽告成于王。”2.犹言供役使,奔走。《礼记·玉藻》:“凡自称……士曰传遽之臣。”孔颖达 疏:“士位卑,给车马役使,故称传遽。”清 钱谦益《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奉公砥节,谢苞苴竿牘之私;守己俟时,絶传遽拜除之竇。”清 钱谦益《河南归德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郡守多传遽厥职,希望拜除,朕深患之。”
传看[ chuán kàn ]
传递着看:文件只有一份,咱们就~吧!
传考[ chuán kǎo ]
逮捕审问。
传刻[ chuán kè ]
辗转刻印。
传空[ chuán kōng ]
犹举白。谓饮酒尽,以空杯示人。
传馈[ chuán kuì ]
传送粮饷。
传蜡[ chuán là ]
唐 韩翃《寒食》诗:“春城舞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谓寒食节宫中钻新火燃烛,以赐贵戚近臣,然后传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