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传世古[ chuán shì gǔ ]
指未曾埋入地下而流传人间的古铜器。
传示[ chuán shì ]
1.留传示知;传达告知。2.口信;书信。
传事板[ chuán shì bǎn ]
即云版。旧时官署和权贵之家都以击云板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传首[ chuán shǒu ]
传送首级;被杀头。
传受[ chuán shòu ]
1.传述与承受。谓教与学两方。2.谓向他人学习。3.指教授他人。
传授[ chuán shòu ]
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技术。~经验。这门手艺是他祖父~下来的。
传书鸽[ chuán shū gē ]
即信鸽。经驯养可以传递书信的鸽子。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张九龄 少年时,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繫鸽足上。”许地山《银翎的使命》:“是谁那么不仔细,把人家的传书鸽子打死了。”参阅 唐 李肇《国史补》卷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
传疏[ chuán shū ]
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传输[ chuán shū ]
输送(能量、信息等):直线~。~装置。
传述[ chuán shù ]
转述;传授;传说。《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騫 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 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至若 丘明 而下,公、穀、邹、郟 数子止取传述而已。”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餘年来,转相传述,徧於东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
传水[ chuán shuǐ ]
谓计时器滴水。形容时光流逝。
传说[ chuán shuō ]
1.辗转述说。2.流传的说法。3.民间流传下来的对某些事迹的叙述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则是虚构的。
传嗣[ chuán sì ]
1.承继家业、爵位。2.谓嫡派承传。
传诵[ chuán sòng ]
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这首诗曾经~一时。他的英雄事迹在群众中到处~。
传送[ chuán sòng ]
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电报。~消息。
传送带[ chuán sòng dài ]
由连续输送机组成的带状传送设备。多用于生产的流水线上和建筑工地、仓库等处。
传颂[ chuán sòng ]
辗转传布颂扬:全村人~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素[ chuán sù ]
高洁的情操传诵于众。
传飧[ chuán sūn ]
1.亦作"传湌"。2.传送食物。
传踏[ chuán tà ]
转踏。
传汤[ chuán tāng ]
犹烧灼。
传帖[ chuán tiē ]
1.指下达的文书。2.指下达文书。
传通[ chuán tōng ]
传递,联络。《后汉书·杨震传》:“ 圣 子女 伯荣 ,出入宫掖,传通姦赂。”
传统集邮[ chuán tǒng jí yóu ]
集邮的一个类别。收集某一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发行的邮票。主要研究邮票本身的各种特征,如邮票的发行历史及其版别、齿孔、纸张、水印、背胶、刷色和所盖邮戳等。一般以收集新票、旧票、实寄封、变体票、邮票印刷样张等为内容。
传统逻辑[ chuán tǒng luó ji ]
亦称“普通逻辑”。不同于数理逻辑的形式逻辑。它创立于古代,不断丰富发展而沿用迄今,故称。
传统文化[ chuán tǒng wén huà ]
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传桶[ chuán tǒng ]
旧时衙门的大门上,为便于传递函件和内外通话所开的小洞。
传玩[ chuán wán ]
亦作“传翫”。传递观赏。
传位[ chuán wèi ]
谓传授帝王权位。
传闻[ chuán wén ]
1.辗转听到:~不如亲见。~他已出国。2.辗转流传的事情:~失实。不要轻信~。
传闻异词[ chuán wén yì cí ]
见“传闻异辞”。
传闻异辞[ chuán wén yì cí ]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传问[ chuán wèn ]
1.辗转打听。2.传讯。昆曲《十五贯》第一场:“若有状纸,先打四十,等候传问。”
传锡[ chuán xī ]
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传席[ chuán xí ]
旧时婚俗中新妇进门的仪式。
传袭[ chuán xí ]
传授承袭。
传檄[ chuán xí ]
传布檄文:~声讨。
传贤[ chuán xián ]
谓将帝王之位传给贤能的人。古史传说 夏禹 以前帝王都是举贤以自代。儒家以传贤与传子为统治者传移王位的两种方式。
传香[ chuán xiāng ]
1.佛教语。传戒。2.佛教语。行香。谓行法事时持香绕行道场。
传写[ chuán xiě ]
传抄:竞相~。几经~,讹误颇多。
传心[ chuán xīn ]
1.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达摩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唐希运《传心法要》。2.指儒家的道统传授。
传薪[ chuán xīn ]
1.传火于薪,前薪尽而火又传于后薪,火种传续不绝。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唐李子卿《水萤赋》:“览於心乃止水之常静,烛於物靡传薪之无絶。”宋王安石《拟寒山石得》诗之九:“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2.比喻师生递相授受。
传馨[ chuán xīn ]
传播美名。
传信[ chuán xìn ]
1.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殁矣,非我传信,孰当传焉?”清 张惠言《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惟以传信为务,而不以臆断。”2.传递消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吴氏 正要传信,太清 也来了。”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方是新年,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3.乘驿站车马的凭证。《汉书·平帝纪》“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
传信鸟[ chuán xìn niǎo ]
鸟名。
传信牌[ chuán xìn pái ]
古代军中传递文件所用的牌,简称信牌。
裱画匠[ biǎo huà jiàng ]
装裱书画的工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我也曾想过,只要叫裱画匠,把那几个字挖了去,还可以用得。”
裱画铺[ biǎo huà pù ]
装裱书画的店铺。
裱匠[ biǎo jiàng ]
即裱工。《花城》1980年第7期:“我这儿有一位地道的 苏州 裱匠,巧!手头还有一匹 万历 年的绫子,明 朝绫子裱 宋 朝画,两绝!”参见“裱工”。
裱卷[ biǎo juàn ]
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