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放射性污染[ fàng shè xìng wū rǎn ]
人类活动排放的放射性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医用射线源,核武器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核工业以及放射性 同位素的科研、生产、应用工作中排放的放射性废物等都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部分放射性废物如加以 适当处理和控制,可以减少或防止对人群健康的伤害。
放射性武器[ fàng shè xìng wǔ qì ]
也叫放射性战剂。利用常规手段散布放射性物质,以其衰变所产生的核辐射作为杀伤因素的武器。如通过炸药 爆炸等方式散布放射性物质,沾染地面、水域、空气和武器装备等,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属大规模杀伤 破坏武器。
放射性雨[ fàng shè xìng yǔ ]
水汽凝结在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微尘上形成的雨;或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放射性尘埃污染而形成的雨。在大气中进行的核爆炸最易形成放射性雨,使大面积的地面物体受到核污染。
放射性元素[ fàng shè xìng yuán sù ]
本身能发出射线而蜕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化学元素。有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锕、钍、铀等)和人造放射性元素(如镅、锔、钔等)。
放赦[ fàng shè ]
释放赦免。
放身[ fàng shēn ]
谓不受拘束。
放生[ fàng shēng ]
把捉住的小动物放掉,特指信佛的人把别人捉住的鱼鸟等买来放掉:~池。
放生池[ fàng shēng chí ]
购买水族,畜养于池,禁止捕杀,其池称“放生池”。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太平公主 於京西市掘池,赎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谓之放生池。”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梁武帝 崇奉释氏,置放生池,谓之长命洲。”清 金农《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道禅师》诗之四:“恍在放生池上坐,抛残香饭听湖鐘。”许地山《商人妇》:“这妇人,我前天在 极乐寺 放生池边曾见过一次。”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放生池》。
放失[ fàng shī ]
1.失,通“佚”。散失。2.失,通“佚”。指散失的事物。3.失,通“佚”。放纵不受约束。
放士[ fàng shì ]
被放逐的人。
放式[ fàng shì ]
仿效。
放试[ fàng shì ]
犹言举行考试。宋 吴自牧《梦粱录·解闱》:“三年一次,八月十五日,放贡举应试。诸州郡县及各路运司并于此日放试。”
放释[ fàng shì ]
释放。
放手[ fàng shǒu ]
1.松开握住物体的手:放开手。他一~,笔记本就掉了。2.比喻解除顾虑或限制:~发动群众。
放水火[ fàng shuǐ huǒ ]
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
放肆[ fàng sì ]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说话注意点,不要太~。
放松[ fàng sōng ]
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由紧变松:~警惕。~肌肉。~学习,就会落后。
放送[ fàng sòng ]
播送:~音乐。~大会实况录音。
放体[ fàng tǐ ]
舒展身体。
放停[ fàng tíng ]
予以释放,停止服刑。
放头[ fàng tóu ]
聚赌作头家。
放退[ fàng tuì ]
免职;退职。《汉书·师丹传》:“有司条奏邪臣建定称号者已放退,而 丹 功赏未加,殆繆乎先赏后罚之义,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后汉书·杜诗传》:“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 诗 ……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
放玩[ fàng wán ]
纵情游玩。
放亡[ fàng wáng ]
被驱逐而逃亡。
放围[ fàng wéi ]
围猎中布置人马组成包围圏叫“放围”。
放物[ fàng wù ]
1.犹仿佛。效法。2.犹仿佛。梗概,大略。
放析[ fàng xī ]
散乱,破坏。
放锡[ fàng xī ]
放下锡杖。谓僧人止息。
放徙[ fàng xǐ ]
流放。
放屣[ fàng xǐ ]
犹言迈开脚步。
放下你的鞭子[ fàng xià nǐ de biān zi ]
街头剧。集体作于1931年。“九一八”后,逃难入关的父女两人卖艺为生,女儿因饥饿昏倒在地,老父用皮鞭抽打女儿,迫她卖唱。观众某工人十分愤怒,夺下老父的皮鞭,加以指责。老父痛说根由,全场感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放饷[ fàng xiǎng ]
发放薪饷。
放想[ fàng xiǎng ]
仿佛想象。
放像[ fàng xiàng ]
见“放象”。
放効[ fàng xiào ]
见“放效”。
放效[ fàng xiào ]
1.见“放效”。2.亦作“放効”。亦作“放傚”。模仿,效法。
放绁[ fàng xiè ]
放下缰绳。谓下马。
放懈[ fàng xiè ]
对事情的注意力变得松弛。《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在路上也过了好两个年头,不能勾见妻子一见,却是此心再不放懈。”
放心[ fàng xīn ]
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你只管~,出不了错。看到一切都安排好了,他才放了心。
放心解体[ fàng xīn jiě tǐ ]
指人心离散、瓦解。
放心托胆[ fàng xīn tuō dǎn ]
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形容毫无顾虑。
放行[ fàng xíng ]
(岗哨、海关等)准许通过:免税~。绿灯亮了,车辆~。
放学[ fàng xué ]
1.学校里一天或半天课业完毕,学生回家。2.指学校里放假。
放勋[ fàng xūn ]
1.见“放勋”。2.亦作“放勛”。帝 尧 名。《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 曰 放勋。”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放勋,尧 名。”蔡沉 集传:“放,至也……勋,功也。言 尧 之功大而无所不至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尧 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唐 皮日休《河桥赋》:“迨乎 放勛 之世,重华 之年,其水怀山,其波浸天。”明 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开泰运,恢帝紘,视 放勋 有光焉。”章炳麟《哀韩赋》:“惟 放勋 之焦嶢兮,四凶终其天禄。”
放言[ fàng yán ]
1.谓不谈世事。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
放言高论[ fàng yán gāo lùn ]
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放眼[ fàng yǎn ]
放开眼界(观看):~未来。胸怀祖国,~世界。~望去,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放羊[ fàng yáng ]
把羊赶到野外吃草。比喻不加管理,任其自由行动:老师没来上课,学生只好~。
放佯[ fàng yáng ]
犹言装模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