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称动[ chēng dòng ]
举行。
称伐[ chēng fá ]
犹计功,表功。《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颗 纪勋於 景 鐘,孔悝 表勤於 卫 鼎,称伐之类也。”《北史·王肃传》:“﹝ 肃 ﹞性微轻恌,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孝文 每以此为言。”
称藩[ chēng fān ]
亦作“称蕃”。自称藩属。向大国或宗主国承认自己的附庸地位。
称蕃[ chēng fān ]
见“称藩”。
称伏[ chēng fú ]
亦作“称服”。称赞佩服。
称服[ chēng fú ]
见“称伏”。
称副[ chēng fù ]
相当。
称赋[ chēng fù ]
犹举兵,用兵。
称戈[ chēng gē ]
《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本谓举起戈,后用以指动用武力,发动战争。
称歌[ chēng gē ]
称扬歌颂。《后汉书·循吏传·许荆》:“﹝ 荆 ﹞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
称功[ chēng gōng ]
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称功诵德[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见“稱功頌德”。
称功颂德[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称颂功德。
称觥[ chēng gōng ]
举杯祝寿。
称孤[ chēng gū ]
称王,称帝。
称孤道寡[ chēng gū dào guǎ ]
指自封为王。比喻以首脑自居。孤、寡:中国古代君主的自称。
称号[ chēng hào ]
赋予个人或集体的名称(多用于光荣的):他荣获见义勇为好市民的~。
称耗[ chēng hào ]
旧时征粮,在规定数量外,为弥补折耗而多收的数量。《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馀、称耗。”胡三省 注:“称耗,称计斤钧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备耗折。
称合[ chēng hé ]
相当。
称贺[ chēng hè ]
道贺:登门~。
称衡[ chēng héng ]
抗衡,不相上下。
称呼[ chēng hu ]
1.叫:你说我该怎么~她?~大婶行吗?2.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
称怀[ chēng huái ]
称心。
称讳[ chēng huì ]
称呼名字。
称绩[ chēng jì ]
可称颂的政绩。
称疾[ chēng jí ]
称病。
称计[ chēng jì ]
计算。
称纪[ chēng jì ]
记述。
称家[ chēng jiā ]
1.举家,全家。2.见“称家之有无”。
称家之有无[ chēng jiā zhī yǒu wú ]
谓根据家中财力而行事。《礼记·檀弓上》:“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孔颖达 疏:“称犹随也,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宋 苏轼《菜羹赋》序:“东坡先生 卜居 南山 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们族里,贫富不同,大家都称家之有无做事便了。”亦省作“称家”。唐 杜甫《牵牛织女》诗:“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清 朱锡《幽梦续影》:“施与也要观人,婚嫁也要称家。”
称奬[ chēng jiǎng ]
称赞夸奖。
称嗟[ chēng jiē ]
犹赞叹。
称借[ chēng jiè ]
称许。
称斤掂两[ chēng jīn diān liǎng ]
计算重量。谓计较多少、轻重。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有个别干部,称斤掂两的,怕任务重了完不成。”
称斤约两[ chēng jīn yuē liǎng ]
比喻权衡得失。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申耀宗 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称进[ chēng jìn ]
荐举,推举。
称警[ chēng jǐng ]
有战事警报。
称举[ chēng jǔ ]
1.称誉举荐。2.称说列举。
称快[ chēng kuài ]
叫好,表示高兴、满意:拍手~。
称乐[ chēng lè ]
举乐。
称力[ chēng lì ]
任力,尽力。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刘裕 散其资蓄,令民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
称量[ chēng liáng ]
测量物体的轻重。
称列[ chēng liè ]
称述标举。
称临[ chēng lín ]
犹称制。唐 孙樵《孙氏西斋录》:“条 天后 擅政之年,下繫 中宗 者何?紫色闰位,不可谓正,予惧后世牵以称临也。”参见“称制”。
称乱[ chēng luàn ]
举兵作乱。
称论[ chēng lùn ]
1.称述;评论。2.犹称道。
称猫[ chēng māo ]
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叙》:“﹝ 忠恕 ﹞国初与监察御史 符昭文 争忿朝堂,贬 乾州 司户,秩满,遂不仕。放旷 岐、雍、陕、洛 间,逢人无贵贱,口称猫。”《宋史·郭忠恕传》记此事,“猫”作“苗”。后因以“称猫”谓不谈政事。
称美[ chēng měi ]
1.称述美德。2.称赞,赞美。
称媚[ chēng mèi ]
谓向人献媚。
称名[ chēng míng ]
1.列举的物名。《易·繫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孔颖达 疏:“‘其称名也小’者,言《易》辞所称物名多细小,若见豕负涂噬腊肉之属,是其辞碎小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2.称呼名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穀,自兹以降,虽 孔子 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魏 主称名为书告哀於 高肇,且召之还。”3.称号。章炳麟《文学说例》:“若乃雅俗称名,新故杂用,是寧有厉禁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