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备载[ bèi zǎi ]
1.尽装载;满装载。2.详细记载。
备责[ bèi zé ]
1.谓求其全备。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君幼稚唯考不黜者何?君子不备责童子焉。”明 李贽《杂述·豫约》:“但有一能,即为贤者,岂容备责?”2.谓广为索求。《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乃备责天下山川之图,躬自歷览,以求胜地可置宫苑者。”
备战[ bèi zhàn ]
准备战争:~备荒。~奥运会。
备知[ bèi zhī ]
周知;尽知。
备职[ bèi zhí ]
任职的自谦之词。犹言徒充其职。
备至[ bèi zhì ]
极其周到(多指对人的关怀等):关心~。爱护~。
备置[ bèi zhì ]
1.设置。《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2.置办;购买。阿英《<敌后日记>摘抄》:“﹝ 北蒋庄 市镇﹞物价太昂,购买力更显衰弱,而时时恐敌伪下乡,不敢备置应客。”
备注[ bèi zhù ]
1.表格上为附加必要的注解说明而留的一栏。2.指在这一栏内所加的注解说明。
备足[ bèi zú ]
犹言俱全,齐备。
背暗投明[ bèi àn tóu míng ]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背奥媚灶[ bèi ào mèi zào ]
借喻背着君上而阿附权臣。语出《论语·八佾》:“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朱熹 集注:“室西南隅为奥。灶者,五祀之一,夏 所祭也……喻自结於君,不如阿附权臣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硕 以瓦器奉职天臺,不思先公而务私家,背奥媚灶,苟諂大臣。”
背绑[ bèi bǎng ]
反绑。
背包[ bēi bāo ]
1.行军或外出时背在背(bèi)上的衣被包裹:打~。2.一种可以背在背(bèi)上的包。
背包袱[ bēi bāo fu ]
比喻有沉重的思想、经济等方面的负担:事情做错了,改了就好,不必~。
背碑覆局[ bèi bēi fù jú ]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背本[ bèi běn ]
背弃根本。《左传·哀公七年》:“吴 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金 王若虚《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復知之?且 厚(郑厚)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明 张居正《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背本就末[ bèi běn jiù mò ]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背本趋末[ bèi běn qū mò ]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背槽抛粪[ bèi cáo pāo fèn ]
骂人忘恩负义,如同驴马,刚在槽内吃食,背过身来就拉屎。
背场[ bèi chǎng ]
方言。犹场外;私下。
背臣[ bèi chén ]
叛臣。
背衬[ bèi chèn ]
1.衬托。碧野《江汉行·荆山之玉》:“这是一个年轻姑娘,在青天碧海的背衬下,显得更加俊美挺秀。”2.衣服背面里子中的丝棉、驼毛等所衬的薄纱。大衣或亦以羽缎为衬。
背城[ bèi chéng ]
背靠自己的城墙。多指作最后决战。
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
在自己的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泛指与敌人作最后决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借一:凭借最后一战。
背城一战[ bèi chéng yī zhàn ]
背城借一。
背驰[ bèi chí ]
背道而驰。
背匙[ bèi shi ]
"背时"的谐音。
背处[ bèi chǔ ]
背地里。
背搭子[ bèi dā zi ]
出门时用来装被褥、什物等的布袋。也作被褡子。
背褡[ bèi dā ]
〈方〉背心。
背褡子[ bèi dā zǐ ]
搭在肩上装衣被什物的口袋。
背带[ bēi dài ]
1.搭在肩上系住裤子或裙子的带子。2.背背包、枪等用的皮带或帆布带子。
背带裤[ bēi dài kù ]
背带或背心连裤童装。
背带裙[ bēi dài qún ]
一种装有背带的短裙。可通过背带与裙子的连结件调节腰节的高低和裙子的长短。背带款式呈背心型、“h”型或“x”型等,并可加花边、荷叶边等装饰。
背袋[ bèi dài ]
背在背上的口袋。
背诞[ bèi dàn ]
违命放诞,不受节制。《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 子晳 之欲背诞也。”杜预 注:“郑子晳 杀 伯有 背命放诞,将为国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凭骄而背诞。”宋 苏辙《殿试武举策问》:“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 西戎 背诞,腰领未得。”章炳麟《思乡原上》:“孔融 背诞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轻剽之才,租赋少缓,一朝杀五部督邮,及姦民污吏滑乱市朝,弗能治也。”
背道[ bèi dào ]
1.背弃道义。2.偏僻的街道。3.朝着相反的方向。
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
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
背德[ bèi dé ]
背弃道德或恩德。
背敌[ bèi dí ]
以背向敌。谓逃避敌人。《后汉书·桓帝纪》:“又 桂阳 太守 任胤 背敌畏懦,皆弃市。”
背地里[ bèi dì li ]
背人的地方;私下:不要在~议论人。也说背地。
背兜[ bèi dōu ]
见“背篼”。
背斗[ bèi dǒu ]
背篓。
背对背[ bèi duì bèi ]
背靠背。
背恩[ bèi ēn ]
背弃恩义。
背恩负义[ bèi ēn fù yì ]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背恩弃义[ bèi ēn qì yì ]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背恩忘义[ bèi ēn wàng yì ]
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背珥[ bèi ěr ]
指背谲、抱珥,即日旁云气。《开元占经》卷八引 南朝 宋 何法盛《晋中兴书》:“义兴(熙)六年五月丙子,日晕,有背珥,是时 卢龙 逼京都,战於郊也。”
背贰[ bèi èr ]
背叛而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