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地涩[ dì sè ]
古代军用障碍物。以铁木制成,置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行动。
地煞[ dì shà ]
1.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2.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
地上[ dì shàng ]
1.陆地上。2.指人间,阳世。
地上河[ dì shàng hé ]
河底高出附近地 面的河段。多在大河中下游。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
地上茎[ dì shàng jīng ]
植物的茎生长在地面以上的部分。
地上天宫[ dì shàng tiān gōng ]
形容生活环境的美好,犹如在天宫一样。
地神[ dì shén ]
大地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孔颖达 疏引 隋 刘炫 曰:“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祭中霤也。霤亦地神,所祭小,故变其名。”《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唐 贾公彦 疏:“山川,地神。土色黄,故用黄驹也。”宋 邱光庭《兼明书·五行神》:“其祀当广祀地神,即如《月令》所祀皇地祇者也。”
地声[ dì shēng ]
1.伴随地震的可听低频声,多半是由地面的振动传到空气时引起的。2.一种低沉的、像闷雷似的短的声音,常在活动地震区听到,一般认为是由地震引起的。
地师[ dì shī ]
指旧时看风水好坏的人。
地市[ dì shì ]
1.地下城市。指 秦始皇 墓。《魏书·高允传》:“秦始皇 作为地市,下固三泉,金玉寳货不可计数。死不旋踵,尸焚墓掘。”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渭水 贯於天门,驪山 迴於地市。”2.即蜃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市镇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山市》:“文登 崑嵛山 有山市……东郡 恩县 白马营、茌平 马令庄,皆平原,时於雨后见此异,土人谓之地市。”
地事[ dì shì ]
1.古代从事农牧业、掌管山泽园圃的官员。2.大地的性质。3.谓祭祀大地之神。
地势[ dì shì ]
泛指地面高低起伏 的状态。如山地地势较高,平原地势往往低平开阔。
地室[ dì shì ]
地下室。《左传·成公十二年》:“子反 相,为地室而县焉。”汉 刘歆《甘泉宫赋》:“軼陵阴之地室,过 阳谷 之秋城。”
地首[ dì shǒu ]
古人谓大地的头颅。指地的最高处。多指 昆仑山。
地数[ dì shù ]
指二、四、六、八、十诸偶数。此五数相加为三十。
地税[ dì shuì ]
地方税的简称。
地讼[ dì sòng ]
关于土地边界的争执。
地俗[ dì sú ]
地方的风俗;人世的习俗。
地隧[ dì suì ]
犹地道。
地塌天荒[ dì tā tiān huāng ]
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地摊[ dì tān ]
在地上陈列货物出卖的摊子:摆~儿。
地坛[ dì tán ]
皇帝祭地的坛。又称“方泽”、“方丘”。今 北京市 安定门 外有 明 清 地坛,明 嘉靖 九年建,清 重加修治。方形,周围约五十丈,广八九丈,中有方坛。《清会典·工部》:“紫禁城之南,左太庙,右社稷。设坛於四郊:都城之巳为天坛,丑为地坛,卯为日坛,酉为月坛,未为先农坛,三坛附焉。”
地慝[ dì tè ]
1.土地所生能伤害人畜庄稼的毒虫瘴气。2.谓土地瘠薄不利作物生长。
地体[ dì tǐ ]
1.大地的形体。后指地球。汉 王充《论衡·四讳》:“西益宅何伤於地体,何害於宅神?”《清史稿·天文志二》:“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鲁迅《坟·我之节烈观》:“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格里莱阿 说地体运动,达尔文 说生物进化,当初何尝不或者几被宗教家烧死,或者大受保守者攻击呢。”2.犹地势。南朝 陈 徐陵《太极殿铭》序:“夫紫盖黄旗,扬都 之王气长久;虎踞龙蟠,金陵 之地体贞固。”
地铁[ dì tiě ]
1.地下铁道的简称:~车站。2.指地铁列车:坐~比坐公共汽车快。
地听[ dì tīng ]
古代军事上侦察敌方动态的一种方法。多用于守城,以防突然袭击。
地统[ dì tǒng ]
古人认为农历十二月大地始化生万物,因称奉建丑为正朔(即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的王朝为得地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於是有司奏,以为 魏 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汉书·刘向传》“王者必通三统”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二曰地统,谓 殷 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宋书·礼志一》:“天统之正在子,物萌而赤;地统之正在丑,物化而白。”参见“三统”。
地头[ dì tóu ]
1.(~儿)田地的两端:请大家在~休息一会儿。2.目的地:快到~了,你准备下车吧。3.(~儿)本地方;当地:你~儿熟,联系起来方便。4.书页下端的空白处。见〖天地头〗。
地头地脑[ dì tóu dì nǎo ]
指田地的边缘或角落。
地头钱[ dì tóu qián ]
唐 代中叶到 五代 田赋的附加税。见《新唐书·食货志一》。后亦指官府或地主恶霸强迫人民缴纳的土地税。
地头蛇[ dì tóu shé ]
指在当地横行霸 道、欺压民众的坏人。
地突[ dì tū ]
地道。《东观汉记·光武纪》:“旗帜蔽野,尘熛连云,金鼓之声数十里。或为地突,或为衝车撞城。”《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太和 二年﹞十二月,诸葛亮 围 陈仓”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亮 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郝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地突,地道也。”
地图[ dì tú ]
把地球表面(包括地 壳和大气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用地图投影等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运用符 号、颜色和注记,概括地反映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地理分布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制约、内在联系和 发展变化。
地图学[ dì tú xué ]
又称“制图学”、“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及其制作理论、工艺和应用的科学。包括地图编制、地图投影、地图整饰、地图制印以及遥感制图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等。
地土[ dì tǔ ]
1.犹土地;土壤。《新唐书·贾耽传》:“耽 嗜观书……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 海陵 ﹞ 后土祠 前后地土膏腴,尤宜芍药。”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世德 言 天津 濒海荒芜地土,俱可屯粮,宜设法招集开垦。”2.国土;领土。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本朝地土狭於 汉 唐,而户口如此,岂不为太平之极也。”《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乐毅 以 齐 略 宋 地土,分与 魏国 毕昌,还 魏 去了。”《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三卿灭 智氏,地土宽饶,百姓悦服。”3.地方;地区。《红楼梦》第四八回:“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到了地土,不可露盘儿,赶紧的回山要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大约 广东 地土热。”
地土牒[ dì tǔ dié ]
官府发给寺院的准许土地免税的证书。清 袁枚《随园随笔·金石》:“长兴 四年,赐 冥福禪院 地土牒。”
地土蛇[ dì tǔ shé ]
指给强盗作眼线的人。
地网[ dì wǎng ]
1.地上的网罗。比喻危难凶险的境地。2.比喻对敌人的包围圈。3.指用作防御工事的壕堑水沟。
地望[ dì wàng ]
1.魏晋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2.指地理位置。
地维[ dì wéi ]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折天柱,絶地维。”南朝 宋 鲍照《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2.喻纪纲。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运柜 周 隋,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严复《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参见“地纪”。
地委[ dì wěi ]
中国共产党地区一级委员会的简称。级别在省委以下、县委以上。毛泽东《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区党委、省委和地委的领导工作中,如果存在着这种有害的经验主义方法,必须注意克服。”叶圣陶《坝上一天》:“张雷 同志叫我穿上他的雨衣,又拥着地委带来的皮大衣,才觉得刚合适。”
地位[ dì wèi ]
1.人、团体或国家在社会关系或国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学术~。国际~。~平等。提高~。2.(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地温[ dì wēn ]
指地面温度和地面 以下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需用特制的温度表测定。地温的高低,对植物的种子发芽及生长发育、土壤微 生物的繁殖活动和近地面的气温等有很大影响。
地文[ dì wén ]
1.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2.中药半夏的别名。见《急就篇》卷四。
地窝子[ dì wō zǐ ]
半在地下半在地上的简陋棚屋。
地物[ dì wù ]
分布在地面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点、道路、江河、植被、工程建筑等:利用地形~做掩护。
地戏[ dì xì ]
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 安顺、惠水、平坝 等地。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岳传》、《杨家将》之类。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多在旷野演出。演员戴面具,脸部蒙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动作幅度甚大。
地匣[ dì xiá ]
即匣床。旧时牢狱中的一种刑具。施刑时,囚犯仰卧其上,手足被紧紧夹住。
地峡[ dì xiá ]
夹在两个海洋之间,连接两块陆地的狭窄陆地。如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地峡和马来半岛上的克拉地峡。
地下[ dì xià [ dì xia ]]
[ dì xià ]1.地面之下;地层内部:~水。~铁道。~商场。2.属性词。秘密活动的;不公开的:~党。~工作。转入~。[ dì xia ]地面上:钢笔掉在~。~一点灰尘都没有,像洗过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