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整妆[ zhěng zhuāng ]
见“整装”。
整装[ zhěng zhuāng ]
作好[旅行的]准备工作。
整装待发[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整缀[ zhěng zhuì ]
整理编辑。
整作[ zhěng zuò ]
犹振作。
正案[ zhèng àn ]
1.正式审定的名单。《文明小史》第一回:“发出案来,接着便是正场、初覆、二覆、三覆,不到半月都已考完。发出正案,跟手考试武童。”《清会典事例·礼部·录送乡试一》:“又覆准:顺天 録遗之贡监生员,学政务与正案一体详造年貌籍贯全册咨送,以便监试按册查覈。”2.正式案件。《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又向 子谨 道:‘此刻正案已完,可以差个人拿我们两个名片,请 铁公 进来坐坐罢。’”
正败[ zhèng bài ]
国政败坏。
正拜[ zhèng bài ]
指正式拜官。
正榜[ zhèng bǎng ]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与“副榜”相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
正本[ zhèng běn ]
1.指某一具有多种文本的文件中能作为正式依据的一份。与“副本”相对。2.指同一藏书的多种版本中最原始或最珍贵的一本。
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
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正比[ zhèng bǐ ]
1.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2.一个数对另一个数的比,如9∶3。见〖反比〗。
正比例[ zhèng bǐ lì ]
两个量(a和b),如果其中的一个量(a)扩大到若干倍,另一个量(b)也随着扩大到若干倍,或一个量(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另一个量(b)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叫做正比例。
正笔字[ zhèng bǐ zì ]
即正体字。与简笔字相对。
正变[ zhèng biàn ]
指《诗经》的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及遵循其创作原则的作品。
正宾[ zhèng bīn ]
谓主要的客人。明 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两次……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乡饮酒义》:“礼隆於正宾,其次无不杀。”
正兵[ zhèng bīng ]
1.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2.正规部队;主力部队。3.清代新军一等兵。
正伯侨[ zhèng bó qiáo ]
战国 时学神仙的方士。
正才[ zhèng cái ]
方才,刚刚。
正册[ zhèng cè ]
1.旧时户口册的一种。清朝地方官府编造户口册,分正册、另册两种,好人编入正册,坏人编入另册。2.旧时人名册的一种。根据地位高低等标准,分别把人名编入正册、副册。
正长[ zhèng cháng ]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宋 曾巩《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正常[ zhèng cháng ]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精神~。生活~。~进行。
正钞[ zhèng chāo ]
公文的正式抄本。
正朝[ zhèng cháo ]
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2.谓治朝,视朝。3.正月一日。
正辰[ zhèng chén ]
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
正诚[ zhèng chéng ]
端正诚朴。
正赤[ zhèng chì ]
大红。
正敕[ zhèng chì ]
正式敕命。
正出[ zhèng chū ]
旧指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
正储[ zhèng chǔ ]
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正处[ zhèng chù ]
1.真正的处所。2.正当的地方。3.正确处理。
正次[ zhèng cì ]
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偏次”相对。
正刺[ zhèng cì ]
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
正错[ zhèng cuò ]
平正地放置。错,通“措”。
正大光明[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
行为正派,襟怀坦白。
正大堂皇[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
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正旦[ zhēng dàn [ zhèng dàn ]]
[ zhēng dàn ]农历正月初一日。[ zhèng dàn ]戏曲角色行当,青衣的旧称,有些地方剧种里还用这个名称。
正当[ zhèng dāng [ zhèng dàng ]]
[ zhèng dāng ]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春耕之时。[ zhèng dàng ]1.合理合法的:~行为。~的要求。2.(人品)端正。
正当防卫[ zhèng dàng fáng wèi ]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应具备的条件:(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的行为;(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并且实际存在的不法侵害;(3)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4)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年[ zhèng dāng nián ]
正在身强力壮的年龄: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
正当时[ zhèng dāng shí ]
正在合适的时令: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
中杀[ zhōng shā ]
谓适宜猎获、捕食。《礼记·王制》:“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於市。”郑玄 注:“杀之非时,不中用。《月令》:‘季冬始渔。’《周礼》:‘春献鳖蜃。’”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鸟兽鱼鳖,不中杀不食。”
中沙群岛[ zhōng shā qún dǎo ]
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西沙群岛东南。是一群尚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滩。分布略成椭圆形。属海南省。
中山[ zhōng shān ]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中山毫[ zhōng shān háo ]
用 中山 兔毛所制的笔。常用为名笔的代称。
中山舰事件[ zhōng shān jiàn shì jiàn ]
也叫三二○事件。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中山酒[ zhōng shān jiǔ ]
相传产于 中山 的一种名酒,又称千日酒。亦泛指名酒。
中山狼[ zhōng shān láng ]
古代寓言,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只狼中箭而逃,赵在后追捕。东郭先生从那儿走过,狼向他求救。东郭先生动了怜悯之心,把狼藏在书囊中,骗过了赵简子。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见于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中山陵[ zhōng shān líng ]
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中山玉兔毫[ zhōng shān yù tù háo ]
见“中山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