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子曰行[ zǐ yuē xíng ]
儒家经典《论语》上常见“子曰”一语。旧时因以“子曰行”谓以宣扬儒家之道为行业,有时含嘲讽意。
子月[ zǐ yuè ]
农历十一月。《尔雅·释天》“十一月为辜”清 郝懿行 义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北周 庾信《寒园即目》诗:“子月泉心动,阳爻地气舒。”唐 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存抚河东》:“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唐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子云亭[ zǐ yún tíng ]
在 四川省 绵阳县。相传为 西汉 学者 扬雄 读书处,扬雄 字 子云,故名。
子瞻样[ zǐ zhān yàng ]
指 宋 苏轼 所戴短檐高桶式样的帽子。子瞻,苏轼 的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王直方《诗话》云:‘东坡 尝令门人辈作《人不易物赋》,或人戏作一联曰:“伏其几而升其堂,曾非 孔子;袭其书而戴其帽,未是 苏公。”盖 元祐 之初,士大夫效 东坡 顶短簷高桶帽,谓之 子瞻 样,故云。’”宋 李廌《师友谈记》:“士大夫近年傚 东坡 桶高簷短,名帽曰‘子瞻样’。”
子占[ zǐ zhàn ]
旧传粉神名。
子真[ zǐ zhēn ]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世号 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子侄[ zǐ zhí ]
儿子和侄子辈的统称。
子职[ zǐ zhí ]
儿子对父母应尽的职责。
子肿[ zǐ zhǒng ]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
子州[ zǐ zhōu ]
见“子州支父”。
子州支父[ zǐ zhōu zhī fù ]
传说为 尧 时隐士。
子注[ zǐ zhù ]
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子濯[ zǐ zhuó ]
复姓。
子子孙孙[ zǐ zǐ sūn sūn ]
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吇吇[ zǐ zǐ ]
鸟鸣声。
姊弟[ zǐ dì ]
1.亦作“姊娣”。姐姐和妹妹。《史记·五宗世家》:“建 又尽与其姊弟姦。”《汉书·外戚传下·赵孝成皇后》:“姊弟顓宠十餘年,卒皆无子。”汉 刘向《列女传·赵飞燕姊娣》:“赵飞燕 姊娣者,成阳侯 赵临 之女,孝成皇帝 之宠姬也。”2.姐姐和弟弟。《北齐书·祖珽传》:“珽 乃遗 陆媪 弟 悉达 书曰:‘赵彦深 心腹深沉,欲行 伊 霍 事,仪同姊弟岂得平安,何不早用智士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马 乃悟姊弟皆菊精也。”冰心《往事二》九:“我们姊弟平日互相封赠的徽号多极了!”
姊娣[ zǐ dì ]
见“姊弟”。
姊儿[ zǐ ér ]
对妓女的称呼。
姊夫[ zǐ fū ]
姐姐的丈夫。《汉书·霍光传》:“独夜设九宾 温室,延见姊夫 昌邑 关内侯。”《晋书·郗愔传》:“与姊夫 王羲之、高士 许询 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絶穀,修 黄 老 之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这位姊姊就是婶娘的女儿,上前年出嫁的,去年那姊夫可也死了。”洪深《青龙潭》第一幕:“爹爹和 马老爹、王老爹 都不想造,可是你姊夫 沙小大 和几个年轻人,听了小学堂 林先生 的话,他们都想造,说是造了自有好处。”
姊归[ zǐ guī ]
即子规。杜鹃鸟的别称。《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鷄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子嶲鸟,出 蜀 中。或曰即子规,一名姊归。”宋 陆游《春晚杂兴》诗:“蒲深姑恶哭,树密姊归啼。”“姊归”一本作“秭归”。清 黄景仁《醉花阴·春困》词:“满院姊归花外哢,测测寒飇送。”参见“子规”。
姊妹[ zǐ mèi ]
姐妹。~篇。~城。
姊妹花[ zǐ mèi huā ]
中国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摄制。郑正秋编导,胡蝶、郑小秋主演。赵大因私贩武器案发,携孪生女二宝逃离家乡。十几年后,二宝成了军阀钱督办的七姨太,生儿雇大宝为奶妈。一天,大宝为丈夫治伤而预支工资被拒,乃偷摘小主人金锁片,慌张中碰落大花瓶砸死七姨太的小姑。庭讯时,大宝母认出主审的军法处长是丈夫赵大,姊妹遂相认团聚。
姊妹篇[ zǐ mèi piān ]
同一个作者著作的紧密相连的上、下集(篇)作品。
姊妹人家[ zǐ mèi rén jiā ]
指妓院。
姊壻[ zǐ xù ]
姊夫。
姊丈[ zǐ zhàng ]
即姐夫。
姊姊[ zǐ zǐ ]
1.姐姐。唐 司空图《灯花》诗之二:“姊姊教人且抱儿,逐他女伴卸头迟。”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你要走了,叫你父亲带你和小姊姊出去玩一玩吧!”2.称母亲。《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武成 践祚,逼后淫乱,云:‘若不许,我当杀尔儿。’后惧,从之。后有娠,太原王 绍德 至閤,不得见,愠曰:‘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3.称乳母。《北齐书·南阳王绰传》:“绰 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北齐书·琅邪王俨传》:“尊兄若欲杀臣,不敢逃罪,若放臣,愿遣姊姊来迎臣,臣即入见。”此“姊姊”系 俨 称其乳母 陆令萱。
杍匠[ zǐ jiàng ]
木工。
胏腑[ fèi fǔ ]
1.同“肺腑”。比喻帝王的亲戚。2.比喻内心。
胏附[ fèi fù ]
同“肺附”。《汉书·卫青传》:“青 幸得以胏附待罪行间。”颜师古 注:“胏附,谓亲戚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作“肺腑”。
胏肝[ fèi gān ]
同“肺肝”。唐 元稹《谢赐设状》:“既充肤草,誓竭胏肝,窃位素飡,实非诚愿。”宋 苏洵《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诗:“长安 逢 傅侯,愿得説胏肝。”
胏石[ fèi shí ]
同“肺石”。《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三:“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清 陈鹏年《江干》诗:“迢遥胏石呼难彻,寂寞丹心泪已乾。”
呰牙咧嘴[ zǐ yá liě zuǐ ]
呲牙咧嘴。形容痛苦之状。《中国现在记》第八回:“衙役見本官發怒,不由分説,把他拖翻了,拉了褲子,按在地下,一五一十的打了四十。桑良蜻 直打的呰牙咧嘴的。”
呰窳[ zǐ yǔ ]
苟且懒惰;贫弱。
呰呰[ zǐ zǐ ]
诋毁。呰,通“訾”。
秭雉[ zǐ zhì ]
鸟名。即子规。
梓材[ zǐ cái ]
指优质的木材。
梓传[ zǐ chuán ]
印行,刻印传播。
梓宫[ zǐ gōng ]
帝后的棺材。
梓棺[ zǐ guān ]
梓木棺材。《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瓦棺容尸……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后汉书·蔡茂传》:“二十三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賻赠甚厚。”
梓匠[ zǐ jiàng ]
1.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2.比喻干才。
梓匠轮舆[ zǐ jiàng lún yú ]
古代对梓人、匠人、轮人、舆人的并称。亦泛指木工。
梓角[ zǐ jiǎo ]
梓树结籽实的荚。
梓刻[ zǐ kè ]
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梓里[ zǐ lǐ ]
指故乡。见〖桑梓〗。
梓牛[ zǐ niú ]
《渊鉴类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记》:“秦文公 造 长安宫,终南山 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梓树神化为青牛,文公 命骑击之,骑不胜。”本为传说中的梓树神化为牛,后用“梓牛”借指梓树上长的瘿瘤。
梓椑[ zǐ bēi ]
犹梓宫。椑,内棺。
梓漆[ zǐ qī ]
1.梓树与漆树。古代以为制琴瑟之材。2.代指琴瑟。
梓器[ zǐ qì ]
1.木工所制的器具。《管子·山至数》:“漏壤之国谨下诸侯之五穀,与工雕文梓器以下天下之五穀。”马非百 新诠:“然则雕文梓器者,乃指木工所制作雕有精美花饰之各种木器而言。”2.梓棺;棺材。《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 ﹞年八十二,熹平 元年薨。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太傅、安乐乡侯印綬,给东园梓器。”
梓人[ zǐ rén ]
1.古代木工的一种。专造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等。2.泛指木工、建筑工匠。3.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