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梓桑[ zǐ sāng ]
1.梓木与桑木。2.即桑梓。
梓瑟[ zǐ sè ]
梓木制的瑟。
梓师[ zǐ shī ]
古代梓人之长。
梓童[ zǐ tóng ]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多见于旧小说、戏曲)
梓潼帝君[ zǐ tóng dì jūn ]
道教神名。相传名 张亚子,居 蜀 中 七曲山,仕 晋 战死,后人立庙祀之。
梓乡[ zǐ xiāng ]
故乡。清 冯桂芬《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如竟以经造册充数,则流毒梓乡,百世无已。”《花月痕》第四四回:“梓乡极目黯飞云,可怜倚枕弥留,犹自伤心南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一俟风潮平静,自当各返梓乡也。”参见“桑梓”。
梓行[ zǐ xíng ]
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梓榆[ zǐ yú ]
木名。
梓泽[ zǐ zé ]
1.晋石崇别墅金谷园的别称。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境。2.泛指名园。
梓柱[ zǐ zhù ]
梓木做的柱子。
啙败[ zǐ bài ]
虚弱败坏。
啙苛[ zǐ kē ]
苛刻。
啙偷[ zǐ tōu ]
苟且怠惰。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章炳麟《訄书·订文》:“国无政者,其出话不然,其为犹不远,官事民志,日以啙媮。”
啙窳[ zǐ yǔ ]
懒惰。
紫艾[ zǐ ài ]
即紫艾绶。
紫艾绶[ zǐ ài shòu ]
紫绿色绶带。
紫贝[ zǐ bèi ]
也称文贝、砑螺。海中软体动物名。壳圆质洁白,有紫色斑纹,大者至尺许。
紫摽[ zǐ biāo ]
亦作“紫褾”。摽,通“标”。古代戎服巾帻上的紫色边饰。在军事戒严时佩戴,作为标志。
紫鳖[ zǐ biē ]
草名。又名紫蕨。初生时茎紫色,似鳖脚,故名。见《尔雅·释草》。
紫饼[ zǐ bǐng ]
茶名。指茶饼。
紫菜[ zǐ cài ]
红藻的一种。藻体呈薄膜状,紫色、褐黄色或褐绿色。生长在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物质,可供食用。
紫宸[ zǐ chén ]
1.宫殿名,天子所居。2.泛指宫廷。3.借指帝王、帝位。
紫墀[ zǐ chí ]
殿庭台阶,以红色涂饰,故称。
紫叱拨[ zǐ chì bō ]
骏马名。
紫轪[ zǐ dài ]
帝王所乘的车子。
紫胆[ zǐ dǎn ]
官金的一种。凹处有紫色,故名。
紫的[ zǐ de ]
见“紫菂”。
紫菂[ zǐ dì ]
亦作“紫的”。紫色的莲子。
紫电[ zǐ diàn ]
1.古宝剑名。2.紫色光芒。形容人目光锐利。3.祥瑞之光。
紫殿[ zǐ diàn ]
帝王宫殿。《三辅黄图·汉宫》:“武帝 又起紫殿,雕文刻鏤黼黻,以玉饰之。”南朝 齐 谢朓《直中书省诗》:“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唐 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明 梁辰鱼《浣沙记·谋吴》:“捧霞觴愿期万年欢聚,筵开紫殿千秋树。”
紫貂[ zǐ diāo ]
貂的一种,外形像黄鼬,耳朵略呈三角形,毛棕褐色。能爬树,吃野兔、野鼠或鸟类,有时也吃野菜、野果和鱼等。
紫都[ zǐ dū ]
帝都。
紫方馆[ zǐ fāng guǎn ]
砚匣的别称。
紫芳[ zǐ fāng ]
即紫芝。
紫芳心[ zǐ fāng xīn ]
指隐逸或修道之心。
紫芳志[ zǐ fāng zhì ]
见“紫芳心”。
紫房[ zǐ fáng ]
1.皇太后所居的宫室。2.指道家炼丹房。3.紫色的果实。
紫风流[ zǐ fēng liú ]
花名。麝囊花的别名。
紫凤[ zǐ fèng ]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紫服[ zǐ fú ]
贵官朝服。
紫绂[ zǐ fú ]
贵官系印用的紫色丝绳。
紫府[ zǐ fǔ ]
道教称仙人所居。
紫盖[ zǐ gài ]
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紫盖黄旗[ zǐ gài huáng qí ]
紫盖、黄旗,均指现于斗牛之间的云气,古代术士以为帝王符瑞。
紫绀[ zǐ gàn ]
皮肤、黏膜变紫的现象。由血氧不足引起。发生于心力衰竭、肺疾患、缺氧、窒息时,或见于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
紫羔[ zǐ gāo ]
羊的一种,毛色淡黑,毛根紫,故名。所制皮裘称佳品。
紫诰[ zǐ gào ]
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
紫阁[ zǐ gé ]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3.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紫宫[ zǐ gōng ]
1.星官名。指紫微垣。2.指帝王宫禁。3.神话中天帝的居室。
紫姑[ zǐ gū ]
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五、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说,姓 何 名 楣,字 丽卿,为 唐 寿阳 刺史 李景 之妾,为大妇 曹氏 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 宋 苏轼《子姑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