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震恚[ zhèn huì ]
大怒,盛怒。
震惑[ zhèn huò ]
惊扰,惑乱。
震击[ zhèn jī ]
震动击打。
震激[ zhèn jī ]
1.振作激发。2.震动刺激。
震级[ zhèn jí ]
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地震震级分为9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破坏。
震悸[ zhèn jì ]
震惊恐惧。
震矜[ zhèn jīn ]
《公羊传·僖公九年》:“葵丘 之会,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后以“震矜”为自得之意。章炳麟《五无论》:“今人震矜无政府説,以为典型。”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人心所震矜者,往往以门户标榜为準,习闻其説以为神圣,而自蔽其智能。”参阅《左传·僖公九年》杨伯峻 注。
震惊[ zhèn jīng ]
1.大吃一惊:大为~。感到十分~。2.使大吃一惊:~世界。
震兢[ zhèn jīng ]
战战兢兢。
震局[ zhèn jú ]
震惊屈服。
震惧[ zhèn jù ]
震惊,惧怕。
震恐[ zhèn kǒng ]
惊恐。
震雷[ zhèn léi ]
响雷。
震厉[ zhèn lì ]
1.雷声。雷声猛烈,故称。2.形容声响猛厉。3.威猛严厉。4.整肃;整治使严肃。5.巨大的灾祸。
震轹[ zhèn lì ]
震动压倒。
震栗[ zhèn lì ]
恐惧战抖。
震怜[ zhèn lián ]
动情怜恤。
震鳞[ zhèn lín ]
指龙。《易·说卦》:“震为龙。”又龙为鳞虫之长,故称。《汉书·叙传上》:“《震》鳞漦于 夏 庭兮,帀三正而灭 姬。”颜师古 注:“应劭 曰:‘《易》《震》为龙,鳞虫之长也。漦,沫也。’谓 褒姒 也。”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祥飞井络,震鳞题瑞朔之元;祉绚新郊,枵兽纪和年之序。”
震凌[ zhèn líng ]
1.指房屋的摇摇欲坠、破败。2.侵凌,欺凌。
震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
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震靡[ zhèn mí ]
惊恐,披靡。
震男[ zhèn nán ]
语本《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后以“震男”用为对对方长子的敬称。
震凝[ zhèn níng ]
震动及于边远之地。谓其很高的威望,边远之地亦被影响所及。凝,深远。
震怒[ zhèn nù ]
异常愤怒;大怒。
震扑[ zhèn pū ]
怒而攻打。
震气[ zhèn qì ]
能发生震雷的云气。
震器[ zhèn qì ]
帝王之器。
震愆[ zhèn qiān ]
惊动遭罪。
震区[ zhèn qū ]
1.指东方。2.发生地震的地区。
震扰[ zhèn rǎo ]
惊动不安貌。《晋书·石勒载记上》:“晋 伏兵大发,败 季龙 于 巨灵口,赴水死者五百餘人,奔退百里,及于 勒 军。军中震扰,谓王师大至。”唐 韩愈《曹成王碑》:“﹝ 成王 ﹞ 绍爵 三年而 河 南北兵作,天下震扰。”《新唐书·白居易传》:“是时,盗杀 武元衡,京都震扰。”
震洒[ zhèn sǎ ]
犹言普施恩泽。
震骚[ zhèn sāo ]
惊乱。
震慑[ zhèn shè ]
震动使害怕:~人心。
震摄[ zhèn shè ]
震惊,慑服。摄,通“慑”。
震蚀[ zhèn shí ]
亦作“震食”。地震和日、月食。《汉书·谷永传》:“申以大水,著以震蚀,各有占应,相为表里。”《后汉书·刘陶传》:“天灾不有痛於肌肤,震食不即损於圣体。”《宋书·五行志五》:“太康 七年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乙亥,詔曰:‘比年灾异屡发,邦之不臧,实在朕躬,震蚀之异,其咎安在?’”
震食[ zhèn shí ]
见“震蚀”。
震烁[ zhèn shuò ]
亦作“震鑠”。震动,光耀。
震铄[ zhèn shuò ]
见“震烁”。
震悚[ zhèn sǒng ]
因恐惧而颤动。悚(sǒng)。
震耸[ zhèn sǒng ]
1.惶悚,诚惶诚恐。2.惊异并敬重。3.惊动,动乱。
震竦[ zhèn sǒng ]
震惊,惊惧。
震夙[ zhèn sù ]
《诗·大雅·生民》:“载震载夙,载生载育。”高亨 注:“震,通娠,怀孕。夙,当作孕,字形相近而误。”后用“震夙”表示诞育。
震肃[ zhèn sù ]
因慑于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百司震肃,饕餮风靡。”《宋书·刘怀慎传》:“为政严猛,境内震肃。”宋 苏舜钦《韩公行状》:“移 亳州。郡本多盗……密发卒尽捕得百餘人,尸於市,郡中震肃,讫公去不復有盗。”《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忽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鎧甲,蒙 喝左右执下问之……自是三军震肃。”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东宫太后独纳太常寺卿 李棠阶 之奏,命斩 桂清,以警逃将,天下为之震肃。”
震腾[ zhèn téng ]
震荡翻腾。《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下节震腾,上清朓侧。”李善 注:“《国语》曰:‘幽王 二年,三川皆震。’《毛诗》曰:‘百川沸腾,出冢崒崩。’”吕向 注:“下节谓水也。”
震惕[ zhèn tì ]
震惊畏惧。
震天雷[ zhèn tiān léi ]
古代的一种火炮。
震霆[ zhèn tíng ]
霹雳,轰雷。
震恸[ zhèn tòng ]
震惊悲痛。
震瓦[ zhèn wǎ ]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军 武安 西,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振。”唐 李白《发白马》诗:“武安 有震瓦,易水 无寒歌。”后亦用以比喻声威之盛。
震威[ zhèn wēi ]
谓以威势使人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