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指南[ zhǐ nán ]
指南针。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指导行动的准则。
指南车[ zhǐ nán chē ]
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在车上装着一个木头人,车子里面有很多齿轮,无论车子转向哪个方向,木头人的手总是指着南方。
指南攻北[ zhǐ nán gōng běi ]
犹声东击西。
指南录后序[ zhǐ nán lù hòu xù ]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诗集《指南录》的序之一。文中回顾了作者出使元军被扣留,逃出后历尽艰险,多次濒临死亡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国的慷慨豪情。
指南针[ zhǐ nán zhēn ]
1.利用可以转动的磁针制成的测定方向的仪器。因受地磁场的作用,针的一头大体上指向南方,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旅行和行军中。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比喻指导行动的准则。
指难[ zhǐ nán ]
犹赴难。
指拟[ zhǐ nǐ ]
指望,指靠。
指儗[ zhǐ nǐ ]
比拟。
指佞[ zhǐ nìng ]
1.见“指佞草”。2.谓指摘邪佞。
指佞草[ zhǐ nìng cǎo ]
传说中能识别奸伪的草。
指怒[ zhǐ nù ]
议论指斥。
指派[ zhǐ pài ]
派遣(某人去做某项工作):受人~。~他担当这个任务。
指攀[ zhǐ pān ]
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
指配[ zhǐ pèi ]
1.指定许配。2.分配。
指泼[ zhǐ pō ]
指点;指挥。
指破[ zhǐ pò ]
点破;揭穿。
指破迷团[ zhǐ pò mí tuán ]
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指期[ zhǐ qī ]
犹指日,不日。限期。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唐 皇甫曾《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指桥[ zhǐ qiáo ]
柔弱貌。
指切[ zhǐ qiē ]
指摘;指责。
指亲托故[ zhǐ qīn tuō gù ]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指屈[ zhǐ qū ]
犹言屈指可数。
指趋[ zhǐ qū ]
见“指趣”。
指取[ zhǐ qǔ ]
以指捡取。亦以喻轻易。
指趣[ zhǐ qù ]
1.亦作“指趋”。宗旨,意义。2.犹志趣。3.亦作“指趋”。意向;意图。
指囷[ zhǐ qūn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 为 居巢 长,将数百人故过候 肃,并求资粮。肃 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 乃指一囷与 周瑜。”后以“指囷”喻慷慨资助。唐 李咸用《古意论交》诗:“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宋 赵蕃《闻舂》诗:“餬口於四方,指囷其谁逢?”陈去病《丰镇见雪》诗:“愿作丰年瑞,时危好指囷。”
指任[ zhǐ rèn ]
指定任命。
指日[ zhǐ rì ]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指日成功[ zhǐ rì chéng gōng ]
指不久即可成功。
指日而待[ zhǐ rì ér dài ]
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指日高升[ zhǐ rì gāo shēng ]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指日可待[ zhǐ rì kě dài ]
(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指日誓心[ zhǐ rì shì xīn ]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
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也说指鸡骂狗。
指桑树骂槐树[ zhǐ sāng shù mà huái shù ]
见“指桑駡槐”。
指桑说槐[ zhǐ sāng shuō huái ]
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指山卖磨[ zhǐ shān mài mò ]
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指山说磨[ zhǐ shān shuō mò ]
比喻错此说彼。
指讪[ zhǐ shàn ]
指点讥讽。
指舍[ zhǐ shè ]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復与侍者,不敢令 万石君 知,以为常。”后以“指舍”用为人子侍亲尽孝的典故。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别庭闈久,归抵里门,问安上寿,遂指舍之心,慰倚门之望。”
指射[ zhǐ shè ]
1.犹指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於沿 江 地指射盖屋。”2.宋 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川峡、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指申[ zhǐ shēn ]
陈述。
指省[ zhǐ shěng ]
清 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姓 赵 的到了 山东,去拜那姓 朱 的老把弟,説是已经加捐了同知,办了引见,指省 江苏。”《中国现在记》第八回:“他就託人替他在省城賑捐局里捐了一个府经,指省 山东。”
指识[ zhǐ shí ]
1.识别。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鄙陋之夫,不知学问之有流派,见人学问眩於目而莫能指识,则概名之曰考据家。”2.介绍认识。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六:“有一位 铜河 上游的 铜街子 的某老大伯爷,他们替我指识了,我便和他两人坐在上席。”
指实[ zhǐ shí ]
1.指明实际情况。2.犹实据。3.核实。指,通“稽”。4.证实。指,通“稽”。
指食[ zhǐ shí ]
犹美食。
指矢天日[ zhǐ shǐ tiān rì ]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指使[ zhǐ shǐ ]
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这件事幕后有人~。有人~他这样做的。
指示[ zhǐ shì ]
1.指给人看:~剂。~代词。2.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局长~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3.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执行上级的~。
指事[ zhǐ shì ]
也叫象事。六书之一。指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古作“ ”)“下”(古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