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正户[ zhèng hù ]
1.有正式户籍而定居的人民。2.指清代按八旗人丁册开立的户籍。
正话[ zhèng huà ]
1.犹正题,正文。《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纔是‘蒋兴哥 重会珍珠衫’的正话。”2.正经话。与“闲话”相对。《水浒传》第二二回:“且把闲话提过,只説正话。”《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我和你説正话,休要取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雷溪 道:‘这又何必呢!我们且谈正话罢。’”3.与本意相同的话。与“反话”相对。《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金凤 是个有心事的。他可把正话儿反説着。”
正会[ zhèng huì ]
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
正讳[ zhèng huì ]
指人的正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裁缝道:‘曾中堂 叫 曾国藩,不叫 涤生。’他听了,登时暴跳如雷起来,大喝道:‘你可反了!提了 曾中堂 的正讳叫起来!你知道这两个字,除了皇帝,谁敢提在口里!’”陈垣《史讳举例·避讳辞官例》:“有避正讳,有避嫌名。避正讳者,唐 宋 定制;避嫌名者,当时风尚也。”
正晦[ zhèng huì ]
农历正月晦日。即正月的末一天。
正昬[ zhèng hūn ]
见“正婚”。
正婚[ zhèng hūn ]
亦作“正昏”。指符合礼制的婚配。古人一般以男子二十岁至三十岁、女子十五岁至二十岁于春秋两季嫁娶为正婚。晋 孔晁《答马昭》:“晁 曰:‘有女怀春’,谓女无礼,过时故思;‘春日迟迟’,蚕桑始起,女心悲矣;‘嘒彼小星’,喻妾侍从夫人;‘蔽芾其樗’,喻行遇恶人;‘熠燿其羽’,喻嫁娶盛饰。皆非仲春嫁娶之候。玄 据期尽之教,以为正婚,则奔者不禁,过於是月穷矣。”《诗·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唐 孔颖达 疏:“毛 以卒章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为蕃育法,二章为男年二十八九、女年十八九,首章谓男年二十六七、女年十六七,以梅落喻年衰,则未落宜据男年二十五、女年十五矣。则 毛 以上二章陈年盛正昬之时,卒章蕃育法,虽在期尽,亦是及时。”《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毛 传“春,不暇待秋也”唐 孔颖达 疏:“《传》以秋冬为正昬。此云春者,此女年二十期已尽,不暇待秋也。”《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唐 贾公彦 疏:“举正昬以刺时。”
正活[ zhèng huó ]
本份内的工作;正常的工作。
正极[ zhèng jí ]
直流电源上电势较高的接头,或负载和仪表接在电路中电势较高的接头。电源供电时,电流由正极流出。负载和仪表的正极须与电路中电势较高之点相接,使电流由正极流入。
正集[ zhèng jí ]
由一人的主要诗文著作汇编成的集子。王鹏运《<彊邨词>序》:“鄙意欲以已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编为别集,己亥以前词为前集,而以庚子《三姝媚》以次以汔来者为正集。”邓实《谢皋羽<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
正籍[ zhèng jí ]
1.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2.指赋税。
正己[ zhèng jǐ ]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正脊[ zhèng jǐ ]
三分牲牢之脊,前脊为正脊。
正计[ zhèng jì ]
根本大计。
正祭[ zhèng jì ]
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
正家[ zhèng jiā ]
谓使家庭关系正常有序。
正见[ zhèng jiàn ]
1.佛教语。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諦”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2.正确的见解。
正匠[ zhèng jiàng ]
唐 代有匠籍、须轮番服役的手工业工匠。《旧唐书·高季辅传》:“正丁正匠,不供驱使,和雇和市,非无劳费。”
正角[ zhèng jiǎo ]
1.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2.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
正教[ zhèng jiào ]
基督教的一派。11世纪中叶,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所以叫正教或东正教。
正节[ zhèng jié ]
1.谓使举措合乎分寸。2.正直的节操。
正介[ zhèng jiè ]
正使。
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
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 危:高耸,引申为端正。
正经[ zhèng jīng [ zhèng jing ]]
[ zhèng jīng ]旧时指十三经:~正史。见〖十三经〗。[ zhèng jing ]1.端庄正派:~人。2.正当的:~事儿。我们的钱必须用在~地方。3.正式的;合乎一定标准的:~货。4.严肃而认真:他很~地和我谈这件事。5.确实;实在:黄瓜长得~不错呢!
正经八百[ zhèng jīng bā bǎi ]
正经(zhèng·jing)
正经八板[ zhèng jīng bā bǎn ]
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正景[ zhèng jǐng ]
正大光明;正经。
正静[ zhèng jìng ]
谓思虑精诚,心气平静。
正举[ zhèng jǔ ]
先秦 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
正剧[ zhèng jù ]
戏剧主要类别之一,兼有悲剧与喜剧的因素。以表现严肃的冲突为内容,剧中矛盾复杂,便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正军户[ zhèng jūn hù ]
蒙古 灭 金 后,规定北方贫家合二、三户出壮丁一名服军役,出壮丁户称为正军户。
正楷[ zhèng kǎi ]
即“楷书”
正考[ zhèng kǎo ]
1.正式考试。2.官名。科举时代掌管考试的主考官。
正客[ zhèng kè ]
主要的宾客。如:您是正客,我们是陪客。
正库[ zhèng kù ]
国库。
正款[ zhèng kuǎn ]
指赋税中的正税。
正腊[ zhèng là ]
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因是日为腊日,故称。《东观汉记·张酺传》:“适会正腊,公卿罢朝,俱贺岁。”晋 虞预《会稽典录》:“﹝ 陈脩 ﹞家贫,为吏,常步儋上下。恆食乾糒。每至正腊,僵卧不起。”《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四年》:“母(严延年 之母)毕正腊。”
正礼[ zhèng lǐ ]
正规的礼法;正常的礼节。
正理[ zhèng lǐ ]
正确的道理。
正立[ zhèng lì ]
端正地站立。
正隶[ zhèng lì ]
谓符合标准写法的隶书。
正梁[ zhèng liáng ]
脊檩。
正粮[ zhèng liáng ]
即正税。
正令[ zhèng lìng ]
1.即使;纵使。宋 陆游《示子遹》诗:“元 白 纔倚门,温 李 真市鄶,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2.正常的时令。《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气令微甚歌》“重感於邪証不轻”注:“运,五运也,主四时,在天则有寒热温凉之正令,在地则有生长收藏之正化。”3.政令。政府公布的法令。《荀子·非相》:“故仁言大矣,起於上,所以道於下,正令是也。”王先谦 集解“正,或为政。”
正溜[ zhèng liū ]
主流。
正路[ zhèng lù ]
做人做事的正当途径:走~。
正论[ zhèng lùn ]
正确合理的言论。
正脉[ zhèng mài ]
犹正统,正宗。
正门[ zhèng mén ]
整个建筑物(如房屋、院子、公园)正面的主要的门。
正梦[ zhèng mèng ]
旧谓无所思虑,安然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