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竹弩[ zhú nǔ ]
一种用机括发箭的竹弓。
竹杷[ zhú pá ]
竹制农具名。耙疏用具。
竹排[ zhú pái ]
1.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连起来的竹材,使顺流而下,运输到各地。2.竹筏子。
竹牌[ zhú pái ]
〈方〉麻将。
竹箄[ zhú pái ]
覆盖甑底的竹席。
竹簰[ zhú pái ]
大的竹筏。
竹炮[ zhú pào ]
爆竹。
竹棚[ zhú péng ]
用竹子搭建的轻便建筑物。
竹批[ zhú pī ]
竹制刑具。
竹批耳[ zhú pī ěr ]
见“竹批双耳”。
竹批双耳[ zhú pī shuāng ěr ]
亦称“竹批耳”。古代《相马经》称良马的双耳为“耳如削竹”、“耳如杨叶”。意谓其双耳外形小而尖削,犹如被斜削的竹筒,或如杨树的叶片。
竹皮[ zhú pí ]
指笋壳。即箨。竹初生时的外壳。
竹皮电壶[ zhú pí diàn hú ]
方言。竹壳热水瓶。峭石《六月的田野》四:“我家里一个竹皮电壶,两双穿了七八年的胶鞋,一个十五度的电灯泡,四个洋瓷碗。”
竹皮冠[ zhú pí guān ]
1.秦末刘邦以竹皮所作之冠。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竹皮巾[ zhú pí jīn ]
即竹皮冠。
竹笓[ zhú bì ]
见“竹篦”。
竹埤[ zhú pí ]
竹篱。
竹圃[ zhú pǔ ]
栽竹的园地。唐 鲍溶《怀王直秀才》诗:“乡无竹圃为三径,贫寄邻家已二年。”宋 周邦彦《满路花》词:“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竹浦[ zhú pǔ ]
多竹的水滨。
竹器[ zhú qì ]
用竹子做的器物,如竹篮、竹筐、竹椅等。
竹扦[ zhú qiān ]
竹制的尖头棒条。《西湖》1983年第5期:“她们将瓷盘用手指旋转着抛向空中,再用竹扦尖尖迎着接住,让它们飞旋起来。”
竹签[ zhú qiān ]
1.见“竹籤”。2.亦作“竹签”。一端尖锐的细长竹杆或竹片。
竹堑[ zhú qiàn ]
两侧植竹的护城河。
竹椠[ zhú qiàn ]
供书写用的竹片。
竹枪[ zhú qiāng ]
1.亦作“竹鎗”。一种竹制的刺击兵器。2.指一种儿童玩具。3.见“竹枪”。
竹鎗[ zhú qiāng ]
见"竹枪"。
竹墙[ zhú qiáng ]
竹编篱笆墙。
竹桥[ zhú qiáo ]
用竹建造的小桥。
竹箧[ zhú qiè ]
小竹箱。
竹琴[ zhú qín ]
用悬挂的竹管制成的马来亚乐器。
竹青[ zhú qīng ]
竹子外面的一层青绿色表皮。《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1期:“所谓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竹清松瘦[ zhú qīng sōng shòu ]
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宋 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词:“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鬭長久。”
竹罄南山[ zhú qìng nán shān ]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竹罄 南山。”
竹秋[ zhú qiū ]
宋 赞宁《笋谱》:“凡百穀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竹泉[ zhú quán ]
泉名。在 湖北省 南部、长江 南岸,邻接 湖南省。
竹雀战[ zhú què zhàn ]
指打麻将。因麻将牌多系竹制,故名。
竹人[ zhú rén ]
1.吹奏竹制管乐器的乐工。2.篔簹竹中的实。
竹肉[ zhú ròu ]
1.亦称“竹菰”。生在朽竹根节上的菌类。2.《晋书·孟嘉传》:“桓温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嘉答曰:‘渐近使之然。’”丝,弦乐;竹,管乐;肉,歌喉。后以“竹肉”泛指器乐与歌唱。
竹肉丝[ zhú ròu sī ]
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竹茹[ zhú rú ]
一种中药。淡竹或苦竹茎,经除去绿色表层后,用刀刮出的带状物。能清热除烦、和胃止呕等。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
竹乳[ zhú rǔ ]
钟乳石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石钟乳》。
竹蓐[ zhú rù ]
即竹肉。
竹伞[ zhú sǎn ]
一种用竹作骨架制成的伞。
竹扫[ zhú sǎo ]
台湾 民间婚俗,在新娘出嫁时所坐的轿或车前系以绿竹,称为“竹扫”。《文史知识》1990年第4期:“为了辟邪,轿(车)后绑了一只画上八卦的朱筛,轿前则有一支连根带叶的绿竹,俗称‘竹扫’。”
竹色[ zhú sè ]
竹子的色泽。
竹筛[ zhú shāi ]
竹编用具。底面多小孔,用以分离物的粗细。
竹笘[ zhú shān ]
旧时儿童练习写字所用的竹板。
竹筲[ zhú shāo ]
古代盛饭的竹器,容一斗二升,一说容五升。
竹蛇[ zhú shé ]
即竹根蛇。
竹虱[ zhú shī ]
一种寄生在竹上的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