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助学金[ zhù xué jīn ]
(政府、社会团体等)发给学生的困难补助金。
助研[ zhù yán ]
助理研究员的简称。
助役钱[ zhù yì qián ]
宋神宗 熙宁 三年(公元1070年)初行免役法,凡当役人户,分五等出钱,募人充役;使原来享受免役特权的豪绅、官吏、僧道等出钱助役,称助役钱。此为 王安石 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助翊[ zhù yì ]
辅佐,帮助。
助意儿[ zhù yì ér ]
犹言凑趣儿,解闷儿。
助语[ zhù yǔ ]
虚词。
助葬[ zhù zàng ]
佐助他人发丧送葬。
助阵[ zhù zhèn ]
助战,泛指到现场声援鼓励:一批球迷从家乡赶来为客队~。
助赈[ zhù zhèn ]
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他能一点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稳稳的赚了七十了。”
助纣为虐[ zhù zhòu wéi nüè ]
见〖助桀为虐〗。
助字[ zhù zì ]
即虚字。
纻布[ zhù bù ]
苧麻布。
纻缟[ zhù gǎo ]
紵衣与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季札 ﹞聘於 郑,见 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縞带,子产 献紵衣焉。”后因以“紵縞”为友朋交谊之典。南朝 宋 谢惠连《相逢行》:“相逢既若旧,忧来伤人,片言代紵縞。”《魏书·宗钦传》:“道映儒林,义为羣表。我思与之,均於紵縞。”清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诗:“交情独剩 张公子,晚识 施君 通紵縞。”
纻麻[ zhù má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汉书·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闻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农,种禾稻紵麻,女子桑蚕织绩。”唐 郑渥《洛阳道》诗:“杨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泪 鲁 人迷。”宋 梅尧臣《二月五日雪》诗:“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纻衣[ zhù yī ]
苧麻所织之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於 郑,见 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縞带,子产 献紵衣焉。”杜预 注:“吴 地贵縞,郑 地贵紵,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后用为友朋交谊之典。《后汉书·朱穆传论》:“若夫文会辅仁,直谅多闻之友,时济其益,紵衣倾盖,弹冠结綬之夫,遂隆其好,斯固交者之方焉。”唐 韦应物《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诗:“紵衣岂寒御,蔬食非飢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纻屿[ zhù yǔ ]
传说中的岛屿。
芧栗[ xù lì ]
即橡实,橡子。
苎萝[ zhù luó ]
1.山名。在 浙江省 诸暨市 南,相传 西施 为此山鬻薪者之女。见 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清 李渔《玉搔头·微行》:“常笑 吴王 非好色,不曾亲到 苧萝村。”《花月痕》第十回:“非有 卞和 之明,不能识 荆山 之璧;非有 范蠡 之智,不能进 苧萝 之姝。”2.用为 西施 的代称,或泛称美女。宋 贺铸《小重山》词:“正节号清狂。苧萝 标韵美,倚新妆。”
苎蒲[ zhù pú ]
指用苧麻和蒲草编成的斗笠。
杼厕[ zhù cè ]
清除厕所。
杼斗[ zhù dòu ]
栎木的果实。亦指栎实之壳。
眦睚[ zì yá ]
怒目而视,借指仇怨。
眦溢[ zì yì ]
眼珠像要突出眼眶。形容瞪大眼睛发怒的样子。
眦占[ zì zhàn ]
侧目而视。表示轻蔑。
胔骼[ zì gé ]
骸骨;尸体。唐 卢肇《汉堤诗序》:“今天下灾于 有汉,庭垣尽瀦,胔骼在淖。”清 戴名世《孑遗录》:“﹝ 张利民 ﹞为 桐 数年,掩胔骼,賑饥荒。”
胔骸[ zì hái ]
骸骨;尸体。
胾羹[ zì gēng ]
肉汤。
宗霸[ zōng bà ]
指身为宗室而抚绥一方的诸侯。
宗伴[ zōng bàn ]
犹言家里人,族人。
宗表[ zōng biǎo ]
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宗伯[ zōng bó ]
1.官名。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郑玄 注:“宗伯,主礼之官。”《国语·郑语》“以佐 尧 者也”三国 吴 韦昭 注:“秩宗之官,於 周 为宗伯,汉 为太宰,掌国祭事。”唐 皎然《赠李中丞洪》诗:“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宋 苏轼《三马图赞》:“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於边。之奇 为请乞不以时入事下礼部。軾 时为宗伯,判其状云:‘朝廷方却走马以粪,正復汗血,亦何所用?’事遂寝。”《儒林外史》二九回:“诸葛天申 向两人道:‘方才这进去的是 天长 杜宗伯 的令孙。’”2.官名。汉 代官名。掌宗室之事。秦 时本名宗正,汉 元始 四年,改名宗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秦 官,掌亲属,有丞。平帝 元始 四年更名宗伯。”3.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4.复姓。汉 有 宗伯凤。见《通志·氏族四》。
宗布[ zōng bù ]
传说中祓除灾害之神。
宗臣[ zōng chén ]
1.与君主同宗之臣。2.世所敬仰的名臣。
宗承[ zōng chéng ]
崇奉;趋承。
宗城[ zōng chéng ]
语本《诗·大雅·板》:“怀德维寧,宗子维城。”后因以宗子封国,藩屏王室若城,称为“宗城”。
宗传[ zōng chuán ]
犹嫡传。
宗祠[ zōng cí ]
供奉、祭祀家族祖先的祠堂、家庙。
宗从[ zōng cóng ]
同宗的族人,本家。多指从祖、伯叔或兄弟辈。
宗道[ zōng dào ]
宗法的原则。
宗法[ zōng fǎ ]
1.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制度。~社会。2.师法;效法:他的字~柳体。
宗法社会[ zōng fǎ shè huì ]
实行宗法制度的社会。亦以泛称封建社会。瞿秋白《乱弹·红萝卜》:“十二年前的‘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宗法社会的运动还是大逆不道的。”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这一大群人为什么要在讣闻上占一个位置呢?因为这是古代宗法社会遗传下来的风俗如此。”朱自清《海行杂记》:“他们的结团,是宗法社会而兼 梁山泊 式的:所以未可轻侮,正和别的‘宁波帮’一样。”
宗藩[ zōng fān ]
亦作“宗蕃”。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因其拱卫王室,犹如藩篱,故称。
宗蕃[ zōng fān ]
见“宗藩”。
宗奉[ zōng fèng ]
宗仰敬奉。
宗父[ zōng fù ]
对 宋 代名将 宗泽 的敬称。
宗妇[ zōng fù ]
1.宗子之妻。《礼记·内则》:“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孔颖达 疏:“宗妇,谓大宗子之妇。”2.同姓族人之妇。《春秋·庄公二十四年》:“戊寅,大夫、宗妇覿,用币。”杜预 注:“宗妇,同姓大夫之妇。”孔颖达 疏:“葬 齐姜,传称 齐 侯使诸 姜 宗妇来送葬,诸 姜 是同姓之女,知宗妇是同姓大夫之妇也。”《仪礼·特牲馈食礼》:“宗妇北堂,东面北上。”郑玄 注:“宗妇,族人之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癸酉,金 主命以 昏德公 女六人为宗妇。”
宗干[ zōng gàn ]
1.宗幹:见“宗榦”。2.宗榦:犹主干。比喻位尊任重的人物。
宗工[ zōng gōng ]
1.犹尊官。2.犹宗匠,宗师。指文章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为众所推崇的人。
宗公[ zōng gōng ]
先公。
宗官[ zōng guān ]
指掌礼、乐的职官,如 三代 的宗伯、汉 代的太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