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征科[ zhēng kē ]
1.征收赋税。2.徵科:1.征收赋税。3.征辟与科举。
征客[ zhēng kè ]
指作客他乡的人。
征课[ zhēng kè ]
1.犹征收。课,征税。2.徵课:征收赋税。
征兰[ zhēng lán ]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名之曰 兰。”杜预 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唐 元稹《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鲁 文在手,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
征理[ zhēng lǐ ]
召见审问。
征吏[ zhēng lì ]
谓召用佐吏。
征利[ zhēng lì ]
取利。
征敛[ zhēng liǎn ]
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
征粮[ zhēng liáng ]
征收的公粮。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最近几年,三百五十亿斤征粮和五百亿斤购粮,必须坚决收到,不能短少。”
征两[ zhēng liǎng ]
即征车。两,“辆”的古字。
征令[ zhēng lìng ]
1.征召及施令。2.谓宣布征役或征赋的法令。3.惩罚的命令。徵,通“惩”。
征龙[ zhēng lóng ]
道家五行神之一。
征虏[ zhēng lǔ ]
指 东汉 祭遵。
征虏亭[ zhēng lǔ tíng ]
亭名。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东。
征路[ zhēng lù ]
征途;行程。南朝 宋 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唐 皇甫曾《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征旅[ zhēng lǚ ]
1.出征的军队。三国 魏 曹植《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书刊》1978年第5期:“追恋当年征旅,思潮难平,毅然试笔。”2.旅客。晋 潘岳《上客舍议》:“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
征略[ zhēng lüè ]
征战略地。郭沫若《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封建的发展是开始在很广袤的耕地上,由于 罗马 人的征略与那开始便和征略紧缔着的农业之推广,所准备下的耕地上。”茅盾《关于肖伯讷》:“为基督教而战争,而征略,而且谢谢天赐,占领了那新市场。”
征轮[ zhēng lún ]
远行人乘的车。
征马[ zhēng mǎ ]
1.远行的马。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南朝 梁 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2.战马。南朝 梁 江淹《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又献征马万五千匹。”胡三省 注:“征马,战马也。”
征迈[ zhēng mài ]
行进,经历。
征梦[ zhēng mèng ]
谓梦境被事实所证验。
征民[ zhēng mín ]
随征的民夫。
征命[ zhēng mìng ]
1.征召、命令。2.指征召的命令。
征募[ zhēng mù ]
招募(兵士)。
征纳[ zhēng nà ]
1.召用。2.犹征收。
征南[ zhēng nán ]
1.指晋征南大将军羊祜。2.指晋杜预。
征念[ zhēng niàn ]
犹旅思。
征鸟[ zhēng niǎo ]
远飞的鸟。指鹰隼等猛禽。
征派[ zhēng pài ]
收税派捐。
征袍[ zhēng páo ]
1.出征将士穿的战袍。2.旅人穿的长衣。
征斾[ zhēng pèi ]
见“征旆”。
征旆[ zhēng pèi ]
亦作“征斾”。古代官吏远行所持的旗帜。
征辔[ zhēng pèi ]
远行之马的缰绳,亦指远行的马。
征蓬[ zhēng péng ]
1.犹飘蓬。比喻飘泊的旅人。2.泛指远行之人。
征鼙[ zhēng pí ]
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征聘[ zhēng pìn ]
招聘:~科技人员。
征期[ zhēng qī ]
远行的日期。
征骑[ zhēng qí ]
1.出征的骑士。2.指战马。
征起[ zhēng qǐ ]
征召起用。
征侨[ zhēng qiáo ]
古仙人名。
征禽[ zhēng qín ]
远飞的鸟。
征情[ zhēng qíng ]
犹言抒发感情。
征请[ zhēng qǐng ]
谓朝廷以礼聘请出仕。
征求[ zhēng qiú ]
用书面或口头询问的方式访求:~意见。
征裘[ zhēng qiú ]
远行人所穿的皮衣。
征取[ zhēng qǔ ]
征收索取;征求取得。《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征榷[ zhēng què ]
谓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宋 曾巩《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算,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二》:“凡盐酒征榷,一切以钱为税。”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十》:“越南 之 红河 ……自归 法 人管理后,征榷较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
征桡[ zhēng ráo ]
指远行的船。桡,桨,借指船。明 唐钺《江行》诗:“客计方归 越,征橈更背 吴。”清 黄景仁《舟泊偕稚存饮江市次韵》:“小住征橈醉旅亭,晚鐘烟外正星星。”
征人[ zhēng rén ]
远行或出征的人。
征入[ zhēng rù ]
谓征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