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诤竞[ zhèng jìng ]
竞争;争论。諍,通“争”。
诤论[ zhèng lùn ]
1.直言规劝的言论。2.争论。諍,通“争”。
诤气[ zhèng qì ]
竞争好胜的意气。諍,通“争”。
诤人[ zhèng rén ]
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之人。諍,通“靖”。
诤舌[ zhèng shé ]
喻正直之言。
诤士[ zhèng shì ]
直言谏诤之士。
诤讼[ zhèng sòng ]
争辨;争论。諍,通“争”。
诤薮[ zhèng sǒu ]
争讼的渊薮。諍,通“争”。
诤诉[ zhèng sù ]
诉讼。諍,通“争”。
诤心[ zhèng xīn ]
争高下之心。諍,通“争”。
诤恹[ zhèng yān ]
1.同“諍懕”。2.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诤言[ zhèng yán ]
直爽地劝告别人改正过错的话。
诤厌[ zhèng yàn ]
见“諍懕”。
诤引[ zhèng yǐn ]
直言规劝和引导。
诤友[ zhèng yǒu ]
能够以直言规劝人的朋友。
诤治[ zhèng zhì ]
谓争着采取治国之道。諍,通“争”。
诤子[ zhèng zǐ ]
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
郑白[ zhèng bái ]
1.战国时筑郑国渠的郑国与汉武帝时筑白渠的白公的并称。2.郑国渠和白渠的并称。在今陕西省境。
郑旦[ zhèng dàn ]
春秋 末年 越国 美女名。相传曾与 西施 同时被 越王 勾践 献给 吴王 夫差 为妃。汉 袁康《越绝书·内经九术》:“越 乃饰美女 西施、郑旦,使大夫 种(文种)献之於 吴王。”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多力何必 孟賁、乌获,逸容岂唯 郑旦、毛嬙。”明 屠隆《綵毫记·罗袜争奇》:“分甚么丑和妍,总不辨 西施、郑旦。”
郑风[ zhèng fēng ]
1.指郑公风。2.《诗》十五国风之一。
郑服[ zhèng fú ]
汉 经学家 郑玄 与 服虔 的并称。
郑工捐[ zhèng gōng juān ]
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 郑州 黄河 决口,清 政府借口治 河,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郑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郑公风[ zhèng gōng fēng ]
传说中得神助之风。
郑公里[ zhèng gōng lǐ ]
同“郑公乡”。宋 张耒《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之四:“曾过 郑公 里,得御 李膺 车。”
郑公泉[ zhèng gōng quán ]
泉名。在 浙江 绍兴 若耶溪 旁。
郑公听履[ zhèng gōng tīng lǚ ]
同“郑履”。明 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 听履星俱下,列子 乘风气可骑。”
郑公乡[ zhèng gōng xiāng ]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屣履造门。告 高密县 为 玄 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 郑君 乡宜曰 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郑谷[ zhèng gǔ ]
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郑国渠[ zhèng guó qú ]
中国古代引泾河水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始建于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当年(前246),历十余年而成。因由水利专家郑国主持,故名。西引泾水,东通洛水,长约150千米。可灌田约19万公顷。现在的泾惠渠就是在此基础上改造完善起来的。
郑国三良[ zhèng guó sān liáng ]
指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个 郑国 贤臣。语本《左传·僖公七年》:“ 郑 有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宋 无名氏 《喜迁莺·贺生第三子》词:“古今三絶,惟 郑国 三良, 汉 家三杰。”
郑花[ zhèng huā ]
花名。即山矾。
郑环[ zhèng huán ]
春秋 时 晋 韩宣子 有玉环,其一在 郑国 商人手中,宣子 向 郑伯 请环,子产 弗与。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以“郑环”泛指珍贵的玉器。唐 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自将 荆 璞比,不与 郑 环同。”
郑家婢妾[ zhèng jiā bì qiè ]
同“郑玄家婢”。清 李孚青《秋日自遣》诗:“郑 家婢妾如师弟,梁氏 夫妻似主賔。”
郑家诗婢[ zhèng jiā shī bì ]
同“郑玄家婢”。沉昌直《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诗之二:“此是 郑 家诗婢子,休将薄诉恼先生。”
郑贾[ zhèng jiǎ ]
1.东汉经学家郑兴和贾逵的并称。2.东汉经学家郑玄和贾逵的并称。3.郑国商人。
郑笺[ zhèng jiān ]
1.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2.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郑康成婢[ zhèng kāng chéng bì ]
同“郑玄家婢”。清 赵翼《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五:“郑康成 婢 香山 嫗,只解吟诗不解歌。”
郑孔[ zhèng kǒng ]
经学家 郑玄 和 孔安国 的并称。
郑口[ zhèng kǒu ]
黄河 在 郑州 的河口。清 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黄河 在 郑州 决口。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 河水 ﹞一决於 郑口,而 徐 豫 被灾;再决於 濼口,而 齐 鲁 受害。”
郑老[ zhèng lǎo ]
指 东汉 郑玄。
郑六[ zhèng liù ]
唐 人传奇故事人物。 郑六 在 长安 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自称 任氏 , 郑 追而求爱,遂同居。 郑 虽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她也对 郑 忠诚,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见 唐 沉既济 《任氏传》。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 崔韜 逢雌虎,也不是 郑六 遇妖狐。”
郑履[ zhèng lǚ ]
《汉书·郑崇传》:“哀帝 擢为尚书僕射,数求见諫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后世即以“郑履”美称为官清正、敢于谏争的人。
郑绵[ zhèng mián ]
古代 郑 地产的丝絮。语本《楚辞·招魂》:“秦 篝 齐 缕,郑 绵络些。”唐 韩翃《鲁中送从事归荥阳》诗:“轻橐归时 鲁 縞薄,寒衣缝处 郑 绵多。”
郑牛触墙成八字[ zhèng niú chù qiáng chéng bā zì ]
古谚语。形容 郑玄 学识渊博,家畜亦受其影响。
郑女[ zhèng nǚ ]
1.指夏姬。2.指郑袖。
郑女花[ zhèng nǚ huā ]
春秋 时 郑文公 妾 燕姞 梦见天使授己兰花,后生 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即以“郑女花”指兰花。清 吴伟业《题孙铭常画兰》诗:“谢 家树好临芳砌,郑 女花堪照洞房。”
郑璞[ zhèng pú ]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郑圃[ zhèng pǔ ]
1.古地名,郑 之 圃田,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子列子 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杨伯峻 集释:“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唐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列子 居 郑圃,不将众庶分。”明 沉璟《义侠记·解梦》:“郑圃 残蕉,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2.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柳子厚、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高似孙、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然率举一端,未极二家之造,大抵 列 之文法,庄 之文奇。”
郑虔三絶[ zhèng qián sān jué ]
谓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唐李绰《尚书故实》:"郑广文(虔字)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郑琴[ zhèng qín ]
《列子·汤问》载:郑国 乐师 师文 琴技高超,“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迴,草木发荣;常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后以“郑琴”借指精湛超群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