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铁匠生炉子
- 铁匠死了不闭眼
- 铁桶里放鞭炮
- 铁砣掉井里
- 通州集
- 同吹两把号
- 铜叉碰铜锣
- 偷来的锣鼓
- 头顶橄榄核,脚踩西瓜皮
- 头发里找粉刺
- 头上顶碓窝(dui wo石臼)
- 透过窗缝看落日
- 秃子打伞
- 秃子戴斗笠
- 秃子当皇上
- 秃子摸头皮
- 秃子头上插花
- 图书馆的耗子
- 图书馆的家当
- 图书馆失火
- 土蚕钻进花生壳里
- 土地喊城隍
- 土地老升参谋
- 土地老腾空
- 土地堂里填窟窿
- 土地爷坐班房(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
- 土里埋金
- 脱了旧鞋换新鞋
- 驼子打伞
- 瓦房上盖蒿草
- 歪脖子树
- 歪墙开旁门
- 歪嘴吹灯
- 歪嘴吹号
- 歪嘴吹喇叭
- 歪嘴讲故事
- 外公死儿
-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
- 外婆死了儿
- 外甥不在家
- 外甥打灯笼
- 外甥披孝
- 外甥找到姥姥家
- 碗底的豆子
- 万岁爷的茅侧
- 万岁爷掉进井里
- 万岁爷掉在井里
- 万岁爷卖包子
- 万岁爷剃头
- 万丈悬崖上的鲜花
- 万丈悬崖上的鲜桃
- 王八的屁股
- 王八肚上插鸡毛
- 王八肚子上插鸡毛
- 王八盖上插蜡扦
- 王八钻鼠洞
- 王八作报告
- 王八坐月子
- 王母娘娘缝花袄
- 王胖子的裤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