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屎壳郎爬茅缸
- 屎壳螂搬家
- 屎壳螂掉车辙
- 屎盆往脑袋上扣
- 收了白菜种韭菜
- 手榴弹的尾巴
- 手捧鸡蛋过河
- 寿星老儿练琵琶
- 寿星老儿骑狗
- 寿星卖了张果老
- 梳头姑娘吃火腿
- 蜀绣被面包小人书
- 树梢上吹喇叭
- 双手插进靛缸里
- 霜后的萝卜
- 霜后的桑叶
- 水池里长草
- 水壶里翻跟头
- 水桶缺了把
- 水推菩萨
- 水仙不开花
- 说书的收了三弦琴
-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 司令上树
- 四两棉花八张弓
- 四扇屏里卷灶王
- 寺里起火
-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 苏州的蛤蟆
- 孙女穿上奶奶的鞋
- 梭引红线穿绿浅
- 唢呐里吹出笛子调
- 塌锅干饭
- 抬着食盒爬上树
- 太湖的虾子
- 瘫子不出门
- 坛子里的豆芽菜
- 坛子里的咸菜
- 炭火盆扛肩上
- 唐山的火车
- 堂屋里挂狗皮
- 堂屋里挂碾盘
- 堂屋里挂兽皮
- 棠梨不叫棠梨
- 糖炒板栗
- 套马杆子顶草帽
- 套上大车让老虎架辕
- 套着大车卖煎饼
- 提着灯笼拾粪
- 提着粪杓打猫哩
- 天亮公鸡叫
- 田里的蚯蚓
- 甜酒里对水
- 挑着扁担进门
- 铁拐李走独木桥
- 铁匠摆手
- 铁匠拆炉子
- 铁匠拉风箱
- 铁匠炉的钳子
- 铁匠铺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