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铁匠的工具
- 拳不离口,曲不离口
- 蚂蚁的腿
- 开山平地
- 门背后的扫帚
- 抹桌子的布
- 挑水带洗菜
- 乌龟变黄鳝
- 要饭的借算盘
- 蜈蚣吃萤火虫
- 疾风知劲草
- 浊水里放明矾
- 周文王请姜太公
- 画匠不给神作揖
- 单眼看老婆
- 浅碟子装水
- 苍蝇落在饭碗里
- 石灰窑里装电灯
- 水晶棺材
- 天明下雪
- 心里开个窗户
- 大年三十吃肉
- 玻璃菩萨
- 电灯照雪
- 手心里的虱子
- 萤火虫的屁股
- 喝多了滚开水
- 洋人打屁
- 灶上的蒸笼
- 包被子面洗脸
- 田里的甘蔗
- 毽子
- 癞蛤蟆作垫脚岩
- 磨道的驴
- 榨油房的尖
- 新媳妇下花轿
- 棕树的一生
- 橱窗里的东西
- 洗脸手巾
- 低个子看戏
- 舌头无根
- 吊桶在你井里
- 田坎上种黄豆
- 手板心的小
- 木偶表演
- 木偶戏子的脑壳
- 大路边上的电杆
- 大路边上的驴
- 端别人的碗
- 鸡毛遭风吹
- 龙灯的脑壳
- 染匠下河
- 铁路上的车站
- 篱笆爬竹竿
- 裁缝师傅戴眼镜
- 湖广总督
- 铁路上的警察
- 要甜的拿糖碗,要酸的拿醋碗
- 闷心人做事
- 抓着荷叶摸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