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绑到绳上的蚂蚁
- 无耳茶褒
- 皮球裂了口
- 孵豆芽
- 街头演出
- 罐里弄王八
- 对着棺材撤尿
- 墨蚊咬柱子
- 葫芦壳挂在颈上
- 蝼蛄啃秫秸
- 大脚女人走路
- 踏扁了的蛤蟆
- 山崖上的葡萄
- 瞎闺女赶会
- 腰里别着死耗子
- 眼里阔瓜子
- 驼子掼一跤
- 鸭子嘴里插棒槌
- 小偷讲评书
- 猫不吃死耗子
- 正月看花灯
- 河里找匕首
- 小干买馒头
- 老哇子堪蚌壳
- 山岗看放荒
- 瞎爷爷过河
- 头顶袜子
- 唱戏打水桶
- 蚂蚁搬蛋往上爬
- 小偷跑百米
- 坐坑沿打滑曲律
- 茅房里敲铴锣
- 土地佬吃汤圆
- 火车对开
- 医生戴口罩
- 屎壳郎的房子
- 缺巴齿吃油面
- 做梦拜堂
- 老鼠洞口放粮食
- 割柴的拿斧头
- 浆糊锅里煮电灯泡
- 板斧劈柴
- 火车站的挂钟
- 鲜花插在牛粪上
- 袜筒子里别胡椒
- 裕溪口的纤
- 徐稚破除迷信
- 生就的眉毛长就的须
- 燕窝里停坟
- 空肚子打嗝
- 屎壳郎掉进蒜臼里
- 驼子的背
- 茅房里作揖
- 腊月上席
- 老鳖请客
- 茅坑里打灯笼
- 厕所里点灯笼
- 儿媳妇向公公借钱
- 土地爷的探子
- 石灰浆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