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车轱辘断轴
- 大年初三贴春联
- 土地爷的拐杖
- 大拇手指卷煎饼
- 寿星跳舞
- 留声机片
- 抱着琵琶进磨房
- 蝎子掉进了江里
- 菩萨心肠
- 拴在树桩上的叫驴
- 木匠打墨线
- 玉娘峰上立暖壶
- 蜜蜂见了花儿
- 自行车挂飞轮
- 心大肚子婆娘送月礼
- 驴子推磨
- 隔着门缝儿瞧人
- 粥铺的买卖
- 破帆使风
- 新兵打仗
- 要饭看丈母
- 老裁缝做衣裳
- 才出锅的糍粑
- 半天空里掉下一条腿
- 腊月萝卜满院滚
- 赤沟子坐砚瓦
- 过期的鸡蛋
- 半夜里的铺盖
- 船破偏遇顶头风
- 两亲家扎日子
- 割了驴球敬神
- 莲蓬秆打人
- 胡敬德炒米泡
- 小猫盖屎
- 坛子里放炮仗
- 世上就一个便宜
- 屎壳郎上饭桌
- 灶王爷不吃豆
- 怀里揣笊篱
- 放屁带出屎
- 花籽喂牲口
- 引线头上戳芝麻
- 热石头浪蚂蚁
- 阎王开店铺
- 唱戏拿鞭子
- 驼背公挨雨淋
- 斧头刮胡须
- 裤腰带缠在脖子上
- 蹲在茅坑里问香臭
- 聋子地耳朵
- 端着香炉打喷嚏
- 阎王老婆怀孕
- 唱戏的打转
- 冷眼看螃蟹
- 芋头轮流当母芋
- 半路上杀出程咬金
- 刘秀走国
- 半夜起来回娘家
- 棍儿打王八
- 烧香抠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