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通州的粮
- 椿树上的虱子
- 屋顶吹喇叭
- 干柴近火
- 瘫巴打围
- 热油锅炒盐豆
- 罐头里养王八
- 双手举碌碡
- 喉咙里吞了萤火虫
- 秋天的花椒
- 竹篱烧火
- 大腿上爬蚂蝗
- 象棋走在线路上
- 骑毛驴打仗
- 端的米汤往河里倒
- 房檐底下挂灯笼
- 切草刀割莜麦
- 茧纸儿钉的簿
- 滩里浇水
- 枪口朝天放
- 寒号虫儿
- 蝎子掉进裤裆里
- 大胡子烤火
- 小孩儿吃柿子
- 贾妈妈
- 擂台上见高低
- 廊檐水沿瓦槽流
- 屎贴尻脽
- 枕木上的钢轨
- 文明棍掉在茅厕里
- 罐子里的王八
- 脊梁上打针
- 铁拐李帮忙
- 钟鼓楼上的家雀
- 割韭菜,剥麻线
- 蝎子尾巴
- 戴着笆斗进庙门
- 直炮筒
- 娶媳妇遇见送殡的
- 新娘子织布
- 扯着胡子过河
- 荒野的墓地
- 硬木棒弹花絮
- 蝼蚁之穴
- 电影院散场
- 驼子跌在街心里
- 萝卜上供
- 呆子打下手
- 笔筒儿里睡觉
- 黄钱漾在水里
- 雪中送炭
- 打铁熬糖
- 半天云挂口袋
- 水洞里的水獭
- 麻包袋上绣花
- 弥勒佛头上筑鹊巢
- 花生无米米
- 杉木灵位
- 丈二的台阶
- 过云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