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早起碰到抬轿的
- 送戏下乡
- 癞痢头上浪塌浆
- 穷汉子下饭馆
- 叫化子没得隔夜米
- 花钵种菜
- 肚脐眼打哈得
- 雪地里滚球
- 舒城过去
- 放羊娃拾酸枣
- 老鹰捕鸡毛掸
- 空中楼阁
- 毛次加上睡觉
- 坟场上放鞭炮
- 碓窝里打跟头
- 飞来峰的老鸦
- 腊肉待亲家
- 哈叭子戴串铃
- 王八瞅绿豆
- 顶棉絮玩火
- 光摘水上的荷叶,不挖泥里的莲藕
- 买眼镜买了个车耳朵
- 寿星佬敲门
- 虫儿钻进核桃
- 长脚蚊叮木脑壳
- 锅盖敞早了
- 土地佬搬家
- 火箭加油
- 鬼儿爷拍心口
- 黄瓜蒂头
- 鬼打城隍庙
- 鬼脸上抹雪花膏
- 蛐蛐不吃蚂蚱肉
- 两个胖子睡一头
- 屁股后头挂钥匙
- 大胡子吃奶
- 就餐的筷子
- 蛤蟆支桌子
- 捏着眼皮擤鼻涕
- 趴在屋顶上看人
- 借米不拿升子
- 兵营里养妓女
- 喜鹊子
- 砫子打捶布石
- 电线杆子做牙签
- 穿节的竹竿
- 屎壳郎去采花
- 皮球上扎了一刀
- 吃来肚皮青筋杠
- 茶馆里不要了的伙计
- 石榴树上挂烧买
- 衣袋里卖猫
- 天地玄
- 小子出天花
- 蛳螺壳里做道场
- 高梁秆架房檐
- 上方山格阴债
- 黑心烂肚肠
- 刚学会理发碰上大胡子
- 拷儿鲞都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