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长舌鬼
- 拍板一响
- 癞痢打伞
- 吃鸡蛋噎脖子
- 码头工人扛包
- 竹筒里的绳
- 黄陂的锯匠
- 火公船够条沉了
- 金岗库家的兵
- 王麻子剪刀
- 做梦抢肉铺
- 鞋里长草手套里生毛
- 吃甘蔗上山
- 属鹦鹉的
- 高粱秆子抬轿子
- 对着镜子调情
- 小偷的耳朵
- 石狮子嘴里的石球
- 最大的树叶
- 高粱结子
- 两条腿插在一条裤腿里
- 猢狲摇石柱
- 小娃娃拾爆竹
- 骆驼戴风镜
- 出门摔倒,收个元宝
- 让了甜瓜寻酸李
- 芝麻秸插烧纸
- 大闺女讨饭
- 两口子睡觉背靠背
- 磨房卸驴
- 情人相见
- 跳蚤练功
- 武林中的掌门人
- 黄瓜打驴
- 花楼街的房子
- 鼻头上挂鲞
- 相扑汉卖药
- 苍蝇耍灯草
- 玉堂春的坟
- 肚片炒耳子
- 广播员听广播
- 仙人上厕所
- 腊月的孩子
- 赖抱鸡婆屙硬屎
- 扁担穿皮袄
- 阴间里出赏格
- 两个铜板作副眼镜戴着
- 拜旨走进吕祖庙
- 银幕上放电影
- 火车上放电影
- 袖筒里起火
- 竹园里放炮仗
- 眼珠子生绣
- 扛着扁担出海
- 推磨挨磨棍
- 拣粪落钉耙
- 害芝麻打跟斗
- 龙王爷高兴
- 茅缸石头
- 烂天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