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铁耙耙田
- 缺牙齿吃烂藕
- 穿子坎夹做揖
- 老婆婆吃火锅
- 踩在地上
- 冷锅里贴饼子
- 芦席浪翻到地板浪
- 肚子里装满了海水
- 贵妃醉酒
- 甘乌
- 蝎子的尾巴后妈的心
- 竹篮装土地
- 洗脸盆里生豆芽
- 姜太公卖白面
- 王八拉轆轴
- 半岩上的葫芦
- 新战士上阵
- 弹花的娶媳妇
- 单眼看花
- 肩上挑了粪桶
- 裤头插剑
- 屋檐水滴现窝窝
- 冬天躲在雪地里
- 鸭背浪的水
- 癞瘌头上的虱子
- 瞎仔认告示
- 井底里撑船
- 水瓮里养王八
- 洗脚唔抹脚
- 苋菜籽掉到针眼里
- 芦花抽穗
- 卖大碗茶的看河水
- 扫帚顶门哩
- 俩小鬼作仇
- 圪节鞭杆造屁眼
- 打着鸭子上树
- 批高头哦爬屎
- 管丈母娘叫二姨
- 娃娃玩菜刀
- 采凉山望御河
- 热油炸麻花
- 家雀跟野猫子飞
- 赤脚地皮光
- 半天空里打算盘
- 钢板上钉铆钉
- 眯妻眼望太湖
- 小娃儿看见糖罗汉
- 赶乌龟上山
- 长工血汗钱
- 隔着玻璃看王八
- 草帽子烂顶
- 篮球顶门
- 萝卜就酒
- 针线笸箩拾剪子
- 井里看书
- 龙王爷掉海里
- 赶茅车变工工
- 寒流过了来暖流
- 麻雀看见砻糠
- 芋头叶遮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