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木船下水
- 榫头钉铁钉
- 刘邦赦贯高
- 菩萨的耳朵
- 鸦鹊蛋掉下来怕把脑壳打破了
- 雨天打土坯
- 茶博士冲茶
- 天下太
- 咻咻
- 木匠师傅吊线
- 屋脊上耩地
- 锅耙做灯影子
- 黄鹤楼上吹喇叭
- 虾子掉到夜壶里
- 草鞋脱襻
- 爷儿两个卖黄瓜
- 叫化子喝酸汤
- 盲人包饺子
- 眼皮上打针
- 窗口看天
- 房顶上设窟窿
- 少林寺的拳师
- 鸭哩哩相打
- 快乐的撒钱
- 荷地包蟹
- 稻秆做枕头
- 吃棒子面打哈欠
- 梅香上来
- 城头出恭
- 搬着梯子上庙
- 扯足顺风篷
- 针尖上揩油
- 秤锤没鼻
- 芝麻说成绿豆
- 碰火柴
- 齐威王猜谜语
- 半天云里挂叉口
- 尿桶做饭甑
- 眉脸骨上长瘤子
- 隔墙撂胳赙
- 判官头上抹糨糊
- 木匠顶棺材
- 病孩子
- 灯火头
- 屎克螂跟着屁飞
- 正月十五卖门吊子
- 看着上司的脸说话
- 戏台上吹胡子
- 青蛙找田鸡
- 夜壶戴凉帽
- 河里尿尿
- 扫帚头上戴帽
- 边吃包米边拉呱儿
- 温火煨牛肉
- 要饭的敲磬
- 绳锯木断
- 蚯蚓死了变蚂蟥
- 铁鞋上掌
- 打渔的回家
- 牛皮做菜